本报讯 近日,多家大型医药公司表示将削减或暂停在英国的研发投入,英国制药业及研究部门正在丧失竞争优势。
据《自然》报道,9月10日,美国制药公司默沙东宣布,取消在伦敦投资10亿英镑建设研究设施的计划,并终止在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进行的项目。两天后,又有消息称,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正在重新考虑剑桥研究基地2亿英镑的扩建计划。此外,美国礼来公司和法国赛诺菲公司也对在英国投资存在疑虑。
这些制药巨头表示,英国政府对医药行业投资的减少导致它们决定在研发领域撤资。9月16日,默沙东英国和爱尔兰地区总经理Ben Lucas表示,英国商业运营环境确实需要改善,政府应该“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当前,英国政府与制药行业就药品价格改革的谈判陷入僵局。根据现行政策,制药公司销售药品收入的一部分将返还给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但去年英国政府将返还比例从15%提高到24%,此举引起行业不满。
尽管许多人将制药公司的撤资与谈判僵局联系起来,但独立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实际上暴露了全球制药行业的潜在弱点。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Richard Sullivan表示,这些公司只是以药品定价争议为借口,其实无论如何它们都要削减成本。他指出,在美国药品降价、质优价低药品增加、新兴市场医疗融资减少等背景下,默沙东和其他制药公司只能在过时的商业模式下苦苦挣扎,并尽可能节省资金。
对此,制药公司表示,在英国药物研究方面撤资可以使其他国家受益。阿斯利康英国总裁Tom Keith Roach表示,该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资自然会流入“重视创新的国家”。
英国科学大臣Patrick Vallance指出,英国需要在新药领域追加数十亿英镑投入,才能说服制药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继续投资。英国的药品相关支出已从10年前的15%下降到今天的9%,要扭转这一趋势,每年需额外增加约120亿英镑投入。此外,营造有利的商业环境,也是让这些制药巨头持续在英国投资的关键。(徐锐)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