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为何争相“抢筹”?


本周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创年内新高。

公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计算,本周(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全市场共有52只新基金启动认购,较前一周的24只实现116.67%的环比增长。年初至今,本周新基金认购数量已创下年内次新高,仅次于2025年9月第二周55只基金的认购峰值。

其中,股票型基金作为本周发行主力,发行数量创下了年内新高。

与此同时,新发产品的平均认购周期为12.73天,虽较前一周基本持平,但整体已较前期出现明显缩短。

权益主导

就发行结构看,权益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本周启动认购的52只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共42只,占比80.77%,包括32只股票型基金和1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作为发行主力,共发行32只,占新发总量的61.54%。值得一提的是,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数量创下了年内新高。

就策略类型看,呈现“被动为主、主动为辅”的格局: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发行23只,占比44.23%,居各策略之首。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投资者对低成本、高透明度工具的需求上升密切相关。在A股走强背景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指数产品获取行业β收益,同时规避主动管理可能带来的风格漂移风险。

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发行6只,占比11.54%。该类产品在跟踪指数基础上力争超额收益,但由于当前市场alpha机会较为分散,发行规模相对有限。普通股票型基金仅3只,占比5.77%。在风格快速轮动的市场中,主动管理难度加大,基金公司布局更趋谨慎。

混合型基金本周共发行11只,占比21.15%。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10只,占比19.23%。灵活配置型基金仅1只,占比1.92%。

此外,REITs产品本周发行2只,占比3.92%。公募人士表示,该类产品与实体经济紧密关联,其稳步发行既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持续关注,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配置工具。

债券型基金方面,本周共发行3只,占比3.85%,涵盖混合二级债基2只和中长期纯债基金1只。对此,业内人士称,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债基保持稳定供给,满足保守型资金需求,但整体占比不高,显示资金更偏向权益类资产,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FOF产品本周共发行4只,占比7.69%,涵盖偏债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及债券型等多种类型。多策略FOF的同步推出,表明基金公司正积极拓展产品线,以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认购热潮

经不完全统计,自9月以来至10月14日,已有近6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涵盖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债券型及FOF等多种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募资困难的部分小型基金公司也在此轮行情中出现产品提前结募的现象。如,兴华基金旗下兴华景明混合基金原定募集期为9月8日至12月5日,9月19日晚间,兴华基金发布公告宣告提前结募,自9月20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而在今年年初,兴华基金旗下一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在历经3个月的顶格募集期后,最终宣告发行失败。

此外,9月以来已有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富国医药精选混合、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等11只基金因“超募”而启动“末日比例确认”,进一步反映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热度。

具体看,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10月9日开始募集,原计划募集至10月30日,因募集规模在10月10日已突破20亿元上限,公司提前宣告结募并对末日认购申请按57.06%的比例予以确认。同样,富国医药精选混合也因募资超10亿元,提前近三周结束募集,最终末日认购确认比例仅为37.69%。

不仅大型公司产品受追捧,部分小型公司产品也获资金青睐。如博道基金旗下博道惠泓价值成长混合基金因募集规模超10亿元上限,提前一周结束募集,并对最后一日认购申请按70.78%的比例予以确认。

对于近期基金发行市场的显著升温,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随着A股市场企稳回升,投资者信心得到修复,权益类资产吸引力增强。尤其是小型基金公司产品出现“提前结募”甚至“按比例配售”,显示市场资金正在积极地布局后市,投资意愿普遍提升。

后市展望

震荡下行空间有限

A股在3900点附近震荡调整,后市行情将如何演绎?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CIO姚志鹏认为,就资产定价的空间、景气、估值分位和风险偏好四个维度分析,中国资产不论是从基本面还是估值的角度都有望继续修复。决定资产价格的基本面因素主要来源于所处行业中长期空间和行业景气边际变化,目前有相当多的行业正陆续步入盈利能力改善的新周期,一旦企业盈利能力继续修复,市场的估值提升空间有望大概率超越市场的预期。

姚志鹏进一步称,随着AI产业和传统行业融合逐步提升效率,同时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出现越来越多创新突破,以“新能源”“新科技”“新消费”“创新药”为代表的“四新资产”有望打开中长期的空间。

景顺长城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经理余广表示,就短期看,A股市场将进入政策密集的四季度,且当前市场已对基本面的疲弱有共识,10月市场有望在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的政策预期带动下走强,预计震荡下行的空间有限。就中长期配置看,建议重点关注AI应用、资源品、医药生物、新消费、盈利稳定且具备进口替代和国际化拓展能力的高端制造龙头,以及高股息品种。

“微观看,股票市场可能会重新审视高估值,贵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来源。”鹏扬基金指出,政策方面,300倍市盈率股票质押折算率先调至0再恢复,但情绪影响已在市场之中悄然扩散。

鹏扬基金表示,上周五科技股带动股指下跌,传统行业板块上涨,给市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变化情景,关注低位板块如地产、消费、制造周期当中的龙头高股息公司,关注估值合理且有科技优势的互联网公司。11月开始,出口导向行业将面临业绩减速与高基数的环境,内需板块接力的概率进一步提升。流动性方面,关注居民理财增配固收+产品带来的增量资金对股市风格的影响,关注长期资金年底行为的影响。

重庆商报综合澎湃新闻、经济观察报、证券日报、北京商报等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资金为何争相“抢筹”?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