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晨肖冰: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


原标题:达晨肖冰: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

达晨带队来到浙江。

昨日(10月24日),“2025达晨企业家峰会暨产融大会(浙江)”在杭州临安举行。会上,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官肖冰发表了题为《不确定时代的确定性成长》的主题演讲。

时隔两年再见面,肖冰感慨外部世界的种种不确定,但他坚信,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到来,都会摧毁一些行业,同时也会诞生一批伟大的企业和新兴行业。正如眼前AI浪潮汹涌而至,他建议企业家顺应时代大势——无AI,不性感;无AI,无高估值。

起起落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目睹上证指数再创十年新高,肖冰认为,中国的科技牛市已经来临,创业板、科创板都已进入技术性牛市。“相信国运,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迎接新一轮的科技造富‘大牛市’。”令人沸腾。

以下为肖冰演讲实录: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也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现在外部充满了不确定,企业如何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获得确定性的成长,可能是当下很多企业家关心的问题。作为投资人,其实也是企业的观察者,我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达晨上一届企业家论坛是前年在长沙举办的,中间中断了一年,所以这是时隔两年再见到大家。这两年的时间,从时间的跨度上可能是很短,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其实很长。

着眼当下,我讲三点大的变化:

1、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变化起起落落,资本市场也深受影响,波动剧烈。这两年的趋势看,大的天平确实在向中国倾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主动。

2、中国经济。伴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3、AI浪潮汹涌而至。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到来,都会摧毁一些行业 ,但也会诞生一批伟大的企业和新兴的行业。浪潮之下,可能很多企业感觉比较恐惧,也有很多企业特别地欣喜,看到新的机会。到底怎么面对这种新的技术革命挑战,可能是我们在座每个企业家内心都在思考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我们该怎么应对?丘吉尔说过:“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每一场危机都会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不要只看到风险,而是更多地看到机会,值得大家借鉴。

我们投资投什么,投资的灵魂是成长;做企业的成长,也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天生的使命就是带领企业成长,不管外部环境怎么样,好也好,坏也好,永远要带着企业持续往前走,所以希望达晨系的企业家能够穿越眼前的种种不确定,带领企业利用这种不确定化危为机,继续成长,超越其他企业。我们也希望和达晨合作的企业都能取得超越同行平均的增长,获得大概率的成功,这是我们良好的愿望。

具体怎么做呢?我也提几点建议,这些也是从优秀的企业身上学到的东西,我借这次机会再回馈给大家:

1、坚持将“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这个方向进行到底

记得2018年美国第一次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时候,当时达晨就将投资策略确定为“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把解决中国“卡脖子”问题作为投资的主要策略,目前来看是非常成功的。往后看,我觉得这个策略还可以延续下去,我们要将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进行到底,现在是向更底层、更基础、更核心的领域去拓展,一般性进口替代我们完成了,但还有很多“卡脖子”的、没有被中国企业攻克的行业需要我们去努力。

我们认为,未来“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还是最有确定性的创业方向,这是存量里的增量。我们不是找新的市场,而是在原来市场里激战国外企业,中国企业还是要坚持进行到底。

最近达晨看的一批企业,就是在最核心、最底层的自主可控,解决中国“卡脖子”卡得最难受的那个地方,努力的企业目前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逆势扩张、逆势增长。比如“卡脖子”卡得最难受的、最需要解决的国产光刻机产业链里,达晨投了一批上游零配件的材料类公司,目前订单都非常好,国产光刻机产业可能很快面临突破。这是光刻机的事。

再就是软件的事,这也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达晨在工业软件领域做了大量布局,这一批企业目前发展趋势都很不错。我觉得,企业选择方向,最好是选择这个细分行业里几乎被国外企业占据的方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的企业是非常有机会的,也是达晨投资的重点方向。如果这个行业里已经有一批中国公司在做了,我建议大家就不要去选择这个方向,达晨也不会再投这样的企业了。

2、选择“新兴、高成长”的朝阳行业

行业的选择前所未有的重要。达晨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内部强调:团队是第一位的,行业并不那么重要,只要有好的团队,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现在我觉得要修正了,在整个经济承压的时候,若是处于不好的行业里,神仙也没有用,再英雄般的团队都没法取得成功。现在,行业的选择前所未有的重要

过去一两年时间,我们观察到市场上很多新兴行业,数据都是高速地增长,但很多行业是在衰落的。这一点大家从资本市场上也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比如以寒武纪为代表的新基建公司,它们的营收利润和市值都在高速增长,而大多旧基建公司是在萎缩,甚至崩盘的;还有像泡泡玛特这样的新消费公司取得了令人震惊的业绩,而一些更偏传统的企业,业绩承压,估值也上不去。

所以一定要选择新兴行业,因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冰火两重天,很多行业不好的时候,也有一部分行业是不错的。我们必须要大胆地转型到那些高成长的新兴行业里,选择好的赛道。

比如达晨投资的三瑞智能。这是江西南昌的一家企业,团队背景虽不是所谓的明星创业团队,但因为选择了特别朝阳的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赛道,过去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今年利润4个亿,已经在会里排队,很快要登陆资本市场。

3、极致降本,构筑“超强耐力”和“强大竞争力”

极致降本。特别在当前环境下,成本领先非常重要,你比别人成本低一点就能活得更长一点,才会有超强的竞争力和耐力。我们看到“卷”得最厉害的汽车行业,比亚迪通过垂直一体的商业模式,核心零配件都掌握在自己手上,把整个成本降下来。即便是6万多块钱的车都非常漂亮,卖得也很畅销。这么低价格的情况下别人都亏钱,它却还能赚钱。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企业家交流,很有感触。这个企业家是做3D打印设备的,他把打印机设备里主要的成本构成做了分解,然后逐一地降成本,设备的性能比同行高,同时它的售价比同行还低。因为它有成本的优势,不光是性能的优势,所以一下子就在市场上通杀。

现在很多科学家创业、教授创业,容易更追求高性能,不注重控制成本,导致市场推广非常困难。如果性能高,但售价又非常高,客户接受起来其实是非常难的。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极致地控制成本,占领市场。

4.技术创新打出“差异化”,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竞争”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给予什么理论呢?就是聚焦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过去这么多年,世界经济的发展根基在于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从竞争里取得竞争优势,核心也是技术创新。

我们看到一些案例带来了启发。比如说在汽车行业里,华为把智能技术赋能给原来的这些车厂,帮助他们创造了高端豪华的智能汽车,如今在中国销量非常好。问界车均价超过40万,尊界超过100万,还供不应求,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要知道,以往国内豪华车市场都是BBA的天下,华为赋能的车实际上已经逐渐打败了BBA,这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崛起的案例。另外,华为还有一系列产品,说明了不一定要卷价格,更多的可以卷价值。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深圳一家做运动相机的企业,影石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成为运动相机领域全球第一,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竞争对手也很难追上。达晨也有一家新能源被投企业,大连融科,它避开了原来大家都在卷的锂电池技术,布局的是钒液流电池,几乎把所有专利都取得了,现在订单也很好。再如欣界能源,一家做固态电池的公司,现在在固态电池领域里取得很好的商业成功。

5.摆脱内卷、全面出海,从中国走向世界

这几年我们一直呼吁企业要重视出海,占领全球市场。我们统计发现,达晨系的企业如果出海占比比较高的,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都相对比较好。我跟出海积极的企业家在一起时,觉得他们的状态明显要好一些。为什么出海如此的重要?因为中国市场虽然大,但以我们中国的制造能力,很多行业都需要更大的市场。另外,中国的商业竞争环境还有改善空间。如果我们出海,特别是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市场,实际上是有好的机会。

我们也有一些出海非常成功的企业,比如道通智能,仅次于大疆的第二大无人机公司,主要以海外市场为主。他们说先出海再入海,先打海外市场,再回头占领国内市场,过去几年取得了几倍的业绩增长。比如我们的追觅科技,对国外市场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多个国家国家的扫地机器人市占率第一。还有我们投过的卧安机器人,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它的主要市场是在日本,专注智能家居。我们发现国外的智能化是非常落后,很多企业在中国卷完以后到国外去,是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的。我们要摆脱舒适区,不要有那种畏难的心态。往往国内的企业有舒适区,谈到出海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如今这种环境下还是要勇敢地走出去

6.顺应时代大势,大AI浪潮中找到新的业务机会

如何在AI浪潮里找到自己的机会,我有一些分享。如今AI引爆的是一个增量市场,我们好不容易有个增量的市场,大家一定要特别的重视。更何况,这个增量市场才刚刚拉开序幕。

AI不仅在创造新的产业,也在彻底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在智能硬件和AI应用方面,特别适合创业公司去闯,也特别适合原来很多传统公司去进行转型的方向。所以我建议不管是什么行业的企业家,你都要重视AI带来新的机会。哪怕是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都能在AI转型中找到了机会,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我们现场这么多企业需要深刻思考,你的企业要怎么跟上这一波AI。

这次我们投的弘信电子李董事长也做了分享,如何从一个传统做FPC柔性线路板的制造业转型到以算力为核心的新战场里,然后获得了几倍的增长,过去三年从20亿营收到80亿,市值从小几十亿到两三百亿。这个案例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算是传统行业向AI转型的一个典范,建议大家可以跟他好好交流一下。

另外,我们也有一家专注“灵巧手”的公司,原来主要用在汽车行业或者消费电子行业,现在转型到人形机器人行业,一下子爆单了。我们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对AI进行系统性的重估,没有AI加持的项目几乎资本上不觉得你性感。无AI,不性感;无AI,无高估值。

我们在内部提出达晨的投资组合要评估“AI”含量有多高,我们定期要评估这个指标。我们重点要投有含AI的公司,不管是什么行业,医疗行业也好,军工行业也好,制造业也好,我们都要考核你的“AI”含量。我也建议我们每一家企业评估自身的“AI”含量,大家把业务里跟AI相关的部分比重提高。这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未来的方向,更是增量。这是我强烈的建议。

达晨在人工智能领域做了大量的布局,包括人形机器人,我们也投了不少企业。特别希望转型的企业都可以跟我们这些企业建立联系,大家协同起来,一起来完成转型。

7.构建产业与生态领域能力,补齐产业短板,拓展商业边界

我们要建立生态,不要单打独斗。技术是入场券,生态是护城河。华为任正非和英伟达黄仁勋都曾经讲过生态的重要性。黄仁勋说:“真正的创业者并非仅仅发现机会,而是在自身构建的生态中让机会自然茁壮,这种生态构建能力是创业者脱颖而出的关键”。达晨花这么大精力打造企业家的联盟,包括上市公司的联盟,就是希望建立达晨的生态。我们投过的大模型公司,智谱AI,能够在激烈竞争里脱颖而出,也得益于它生态建设做得非常好,目前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

8.相信国运,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迎接新一轮的科技造富“大牛市”

最后,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中国的科技牛市已经来临,我看今天上证指数又创了十年新高。创业板、科创板都已经进入技术性牛市。包括IPO也在恢复,我们看到最近科创板成长层吸引了一大批特别优秀的企业,未盈利的企业也在登陆资本市场。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仅仅88天时间。创业板也在改革,吸引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可以感受到资本市场比过去两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要积极拥抱这个变化。

前三季度整个IPO受理的情况比去年有很大的提高,达晨系的企业今年已经有4家成功挂牌上市和IPO过会,还有12家企业IPO已经被受理了,大家通过资本市场可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

最后一句,在不确定的时代里,我们还是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和长期主义,达晨和大家一起相伴,与国同行。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10/556340.shtml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达晨肖冰: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