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酰胺可能成为免疫治疗心脏毒性的”防护盾”


近日,兰大一院教授白明领衔的肿瘤心脏病学团队首次系统揭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发早期心脏毒性的新机制,并创新性地发现维生素B族衍生物——烟酰胺具有显著的心脏保护作用,为日益增多的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防治新方案。相关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所致心脏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已成为临床面临的严峻挑战。虽然心脏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但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且缺乏有效的预警和防治手段。该研究通过多中心临床数据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首次发现PD-1抑制剂通过下调转录因子BATF,直接导致心脏保护因子载脂蛋白ApoA1/ApoA2表达下降,且心肌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增多是导致心功能下降的重要环节,而烟酰胺能够显著上调ApoA1/ApoA2表达,抑制心肌炎症反应,保护心功能。

基于基础研究的发现,团队进一步开展了随机对照试验,在癌症患者中进一步验证烟酰胺对抗PD1疗法相关早期心脏毒性的预防作用。试验结果显示,烟酰胺初步展现出对接受抗PD1治疗患者心脏毒性的预防潜力。该研究临床转化明确,烟酰胺作为临床常用药物,便于快速转化应用,同时聚焦于“早期”心脏毒性,实现防治关口前移,体现了在保障抗肿瘤疗效的同时保护心脏功能的协同治疗理念。

此项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兰大一院在免疫治疗心脏毒性防治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兰大一院白明教授团队作为甘肃省较早开展肿瘤心脏病临床与科研工作的专业团队,其研究成果直接回应了肿瘤治疗中最迫切的安全性问题。烟酰胺作为一种简单、经济、安全的防治策略,有望进入临床实践指南,为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提供心脏安全保障,实现“既要治疗效果,又要心脏安全”的肿瘤治疗新目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0.1007/s11427-025-3116-0

]article_adlist–>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烟酰胺可能成为免疫治疗心脏毒性的”防护盾”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