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中,有时候我们想要拍出 1 张背景虚化很强的照片。摄影中可以通过“景深”来判断虚化的强弱。
景深是指清晰的范围。景深越小,清晰的范围就越小,这说明虚化的范围就越大。
所以,小景深 = 强虚化!
✅ 景深的光学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上,影响景深的有 5 个因素。
1.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F 后面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千万记反了)
例:F2.8 的虚化强于 F3.5
2.焦距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这里说的是镜头的实际焦距,也就是镜头参数标注的焦距,不是等效焦距)
例:100mm 的虚化强于 50mm
3.拍摄距离(物距)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例:距离模特 2m 拍摄的虚化强于 5m 拍摄。
拍照的时候,如果你手里只有 1 台相机,那么影响景深的只有上述 3 个因素。如果想拍出强虚化,就开大光圈,拉长焦距,近距离拍摄。
但是要比较不同的相机,比如你的佳能和我的索尼,抑或是你的佳能 R6 和我的佳能 R5,那么还有 2 个因素会影响景深。
4.构图(等效焦距)
假设现在有两台相机,A 是全画幅相机,B 是 APSC 画幅相机。
A 相机用 75mm 的镜头拍摄了一张证件照。
B 相机若想拍出构图相同的证件照,就必须换成 50mm 的镜头(50mm 等效全画幅 75mm 焦距)。
显然,A 相机的焦距更长,所以景深更小。
5.弥散圆(传感器尺寸)
景深计算公式中有弥散圆,这说明弥散圆的大小也会影响到景深。
先解释一下啥叫弥散圆:现实中有一个点,拍出来也是一个点,这就是清晰的,对上了焦的。如果这个点被放大成了一个模糊的圆,那就是虚化了。
放大程度越高,虚化越强。但是如果放大很微弱,我们的眼睛看不出来,仍然觉得这是一个清晰的点。直到放大到一定程度,我们的眼睛能分辨出来,认为这已经虚化了。
观察下图:假设这是一个出现在传感器上的圆,分别是全画幅传感器和 APSC 画幅传感器。
然后两台相机都输出了照片,可以看到 APSC 画幅对这个圆的放大程度更大一些,更容易辨认虚化。

一般来说,全画幅中超过 0.03 毫米的圆才算是虚化,但 APSC 画幅超过 0.02 毫米就能看出虚化了。不同的景深计算工具所取的数值可能会不同。
所以,光圈、焦距、拍摄距离相同时,半画幅的虚化更强一点。(但两个相机的构图肯定不一样。如果想要相同的构图,全画幅就要用更长的焦距。计算之后就会发现,全画幅的虚化又超越了半画幅)
总结:
如果你带着 1 台相机出去拍照,只需要考虑 1、2、3 条的影响。
如果要比较多个相机的景深,就要考虑 1、2、3、4、5 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摄影研修社(ID:shoujiPhotography)
]article_adlist–>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