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宁愿“进局子”也不踩缝纫机?家纺企业的“1人IT”转型实录


                                                                                                                                                <h1>年轻人宁愿“进局子”也不踩缝纫机?家纺企业的“1人IT”转型实录</h1> 

当“踩缝纫机”从一个工种描述,演变成一句“进局子”的代名词时,这背后折射出一个传统行业最残酷的现实:熟练的缝纫工,在“外面”已经快找不到了。

这不完全是一句玩笑。在家纺重地南通,这正是一家标杆企业面临的日常。家纺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命脉——缝纫工,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层”,没有年轻人愿意再从事这项枯燥、辛苦的工作。

行业的困局,不止于此。

“无人可用”与“无法管理”的双重危机

在深入了解这家南通的家纺企业后,我们发现他们面临的危机是双重的。

其一,是“无人可用”的劳动力危机。

其二,是“无法管理”的行业复杂度。 很多人以为家纺业技术含量不高,但它的管理复杂度远超想象:

  • “一物一码”的禁区: 制造业常见的“一物一码”在这里几乎行不通。一卷布裁成5000个裁片,你无法在柔软的布料上打印条码,单独贴标签在流转中也极易脱落。物料追踪基本是个“黑盒”。
  • 订单的“粉碎性”: 一个“四件套”订单,在生产时会被拆解为被套、枕套、床单等多个“单件”。一张外贸订单,拆解到单件和工序后,一张生产计划表里就可能涌入三四百行数据。

“无人可用”已经让企业岌岌可危,“无法管理”则在加速内耗。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攸关”。

“1人IT”的“抄袭”与“自救”

这家南通企业的信息化,始于一个最迫切的痛点:“外发加工结算”。

由于产能不足,外发是常态。但“发了多少料?”、“回来了多少成品?”、“该结多少钱?”这些数据常年混乱,结算周期极长。

为了解决这个“点”,公司也曾尝试过金蝶K3这样的传统ERP,但几次实施都失败了。技术负责人一针见血:“界面不够人性化,操作繁琐。”

于是,这家企业的“1人IT”——他自己的技术负责人——决定自己动手。

第一阶段:抄袭与妥协

他用一个早期的简单工具,开始“抄”K3的逻辑,把订单、工艺、采购到生产的模块,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做了一遍。“这个‘抄’来的系统,反而用起来了。”

但很快,他遇到了天花板。那套系统是CS架构,安装繁琐,而且“太死板了,想加一个按钮都不行”。

第二阶段:重构与飞跃

大约在2013-2014年,他遇到了活字格

活字格的“自由度”让他眼前一亮,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他坦言:“这个东西一个是你不懂,要学;学完了过后,你还得干,你要把之前做的东西再重新弄一遍。”

他就这样一个人,花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用活字格把原有的系统全部重构了一遍。

“用得舒服”:系统落地的唯一秘诀

一个人,是如何成功落地一套连传统ERP都搞不定的系统的?

秘诀只有三个字:“用得舒服”。

“你只要让他(用户)麻烦,他绝对不用。”这位技术负责人说。

  • 手搓“交叉表填报”: 面对那张三四百行的生产计划表,他没有用传统的行式填报,而是“手搓”了一个交叉表填报功能。统计员可以在一个界面上,像Excel一样快速完成所有工序和工人的数据录入。
  • 尊重“小红票”: 他没有强迫年纪偏大的工人去使用电子设备。系统保留了工人的“小红票”(复写纸记工)习惯,但把后端的统计员录入效率提到了极致。

系统的价值是惊人的。以往,车间算工资需要汇总所有“小红票”,核对数据,可能要到次月的15号才能发出工资;而现在,系统2分钟就能算完。

结语:家纺数字化是“续命”,而非“解药”

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这套“用着舒服”的系统,能解决“没人踩缝纫机”的问题吗?

答案是:不能。

这位技术负责人清醒地认识到,在行业日渐衰落、劳动力不可逆转流失的当下,数字化转型,其作用更像是在为这些企业“短暂续命”。

系统优化了管理效率,把统计员、管理者从繁琐的核对中解放了出来,让他们能去处理更核心的业务。但它无法创造新的劳动力。

面对未来,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无论是彻底的业务转型,还是将目光投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海外市场。

活字格在这类故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个高自由度的“工具箱”。它让这家企业的“1人IT”得以大展拳脚,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为这艘正在调转船头的巨轮,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这,就是一个传统制造企业在时代浪潮中,奋力自救、寻求转型的真实缩影。

扩展链接

敏捷构建企业级应用及AI智能体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年轻人宁愿“进局子”也不踩缝纫机?家纺企业的“1人IT”转型实录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