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 12:38:07
【盘面】
周三沪深两市双双小幅低开,石油,险资,银行等权重股领涨,直接按死了科创板,光通信大涨,因为是创业板权重,所以创业板独涨,但我们抛开表面看里子,创板1390只个股,红盘不足200只,零头都不到,这样的上涨虚伪的很,其他指数则全线调整。截至午间收盘,两市涨停38只,跌停7只,红盘个股数量不足两成。
【技术分析】
早评中讲到:“科创板的走势成为决定大盘下行空间的关键变量,作为市场的风向标,科创板连续调整一个月有余,基于先进先出的原则,科创板需要率先走出底部,方能有效遏制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助大盘人气回暖”,可惜上午科创板再度大跌,刷新调整新低,大盘尽管仅录得微跌,但是经过权重大涨粉饰的结果,个股再次一地鸡毛。沪指半日成交额仅 4516 亿元,较昨日同期 5175 亿元大幅萎缩,缩量幅度持续扩大,市场正陷入 “量能萎缩 — 情绪谨慎 — 亏钱效应” 的恶性循环。这种缩量并非单纯的资金观望,而是内外风险叠加与结构失衡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行情的核心矛盾已清晰指向科创板的企稳节奏。缩量背后是双重压力的共振。外部来看,地缘政治引发的风险厌恶情绪仍在发酵,尽管十大券商普遍认为冲突对 A 股实质性影响有限,但风险偏好下行导致资金主动入场意愿降至冰点。内部而言,低流动性环境下的权重 “维稳” 加剧了市场分化:权重股护盘虽制造了大盘稳定的表象,却引发资金向防御板块集中,进一步挤压科技成长板块的流动性,形成 “护盘越用力,题材越低迷” 的悖论。权重与科技的跷跷板失衡正冲击市场根基。科创 50 指数再创 10 月 9 日以来的新低,若科创板块持续失血,权重股“维稳”的格局将被打破。当下市场仍处 “熬底” 阶段,正如过往历次底部区域,煎熬与不确定性本就是常态,对于投资者而言,只要方向对了,剩下便是风雨兼程,我们尽量寻找确定的东西,而确定的,总是少数,于当下行情一样备受煎熬。继续关注科创板的底部能否成型,这是判断大盘是否进入真实修复阶段的关键。
【策略】
沪指技术支撑:3925点,技术压力:3950点;创业板技术支撑:3060点,技术压力:3088点;午后关注点:储能,两市新股申购:0。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