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显示行业不断革新的时代,用户对“亮度更高、色彩更准、体验更真实”的画质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 LED 背光技术经过多年演进已接近瓶颈,而新一代 RGB-Mini LED背光技术正在成为电视、显示器等产品技术升级的风向标。
AI技术的加持,将充分发挥RGB-Mini LED技术带来的高亮度、高色域与精细控光的技术优势,为液晶大屏电视、显示器行业带来了全新的画质飞跃。
RGB-Mini LED应用于大屏显示,
带来哪些显著差异?
RGB-Mini LED 技术与传统液晶显示相比,画质升级是肉眼可见的。
从背光结构上看原本背光的单一光源被替换为红绿蓝三色光源,由于 RGB 独立光源的加入,色彩表达更加纯净、饱满,能轻松覆盖更广的色域范围,让画面中的红更艳、绿更亮、蓝更通透,整体色彩表现接近原生真实效果。
同时,在 HDR 场景中,RGB-Mini LED 能呈现出更高的峰值亮度与更深的暗部层次,使暗部细节更丰富、亮部不过曝,让整体画面对比更鲜明、层次更丰富、更真实。

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观看体验的全面提升。色彩更真实、画面更通透、观看角度更宽广、运动画面更顺滑,无论是电影、赛事还是游戏都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对于整机厂商来说,RGB-Mini LED 的引入让整体硬件架构得到升级。由于发光效率提高,在保持高亮度的同时还可降低能耗。更高效的热管理能力也让整机在长时间使用下依然稳定可靠。
同时,AI赋能的新一代驱动芯片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持,在控光精度、智能色彩管理以及长期色彩保持方面都取得显著进步。
技术挑战:
RGB-Mini 量产应用并不轻松
尽管 RGB-Mini LED 技术优势突出,但真正将其量产应用到电视、显示器等产品上上却面临诸多挑战。
高密度的微型 LED 光源以及万级背光分区无疑给显示芯片的性能和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传统 LED 背光体系,RGB-Mini 技术必须采用性能更强、算法控制更精细的的显示芯片。
与此同时三色背光带来的色晕串扰等问题与也需要显示芯片进行AI计算和算法上的优化补偿。RGB-Mini LED对比普通白光LED背光,不只是要控制亮度,还要精度控制三个颜色的配比,同时防止串色和色彩溢出,技术难度指数级上升。正因如此,RGB-Mini LED 虽然被公认为下一代液晶显示的技术方向,但真正能跨过技术门槛成功商用的厂商并不多。
朱雀显示:AI引擎
突破RGB-Mini LED 落地难题
上海海思朱雀显示多年来深耕显示产业,不断创新。
从早期的大屏高刷高画质技术突破,到大尺寸低能耗技术革新,再到当前,朱雀显示联合战略客户,利用多年积累的屏驱动芯片系统、屏TFT底层电路技术,端侧AI技术再赋能,多项根技术能力结合深度创新,解决RGB-Mini LED技术难题。

在RGB-Mini LED的技术突破中,通过端侧AI引擎的加持,能够对亮度、色彩、一致性等参数实现像素级智能调控。
针对不同场景,AI引擎联动内部各算法IP,动态生成最佳控制策略,实现智能化决策,建立自适应反馈机制,将实时数据与模型输出比对,自动优化控制参数,实施优化显示效果。
“AI 画质引擎”为显示行业带来了“精准理解 + 智能控制”的闭环。正是这一能力,使我们最终成功攻克了 RGB-Mini LED 在大屏显示应用中的核心难点。

朱雀显示RGB-MiniLED创新方案
通过 AI 引擎,朱雀显示实现了三色光源的一致性补偿、色彩智能校正等关键技术突破,让 RGB-Mini LED 电视在亮度稳定性、长期可靠性和画面一致性上都达到行业较高水平,大幅提升画质表现,攻克量产应用难题。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