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更微创的介入式脑机接口助力偏瘫患者恢复运动

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科创板日报》6月21日讯 近日,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在我国完成,成功帮助一名偏瘫患者实现运动功能修复。

资料显示,此次实验由南开大学段峰团队牵头,联合三博脑科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依托南开团队自主研发的介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在天津健嘉康复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天津嵘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完成。

研究团队介绍,此次受试者是一位因脑梗死导致的左侧肢体瘫痪半年的67岁男性患者。项目团队在高精度DSA影像引导下,基于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将支架电极导入到患者相应的颅内血管壁,并将无线传输与供电设备植入患者皮下,从而实现脑电信号采集与信号的无线通信传输。

image

截至目前,该名患者左侧上肢已经实现自由抓握、取药等日常动作,整体运动功能得到极大改善。段峰表示,此次试验的成功,不仅验证了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更为后续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脑卒中、截瘫、渐冻症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式和新的康复希望。

所谓介入式脑机接口,是有别于侵入式和非侵入式的第三种脑机接口形式,其通过微创介入方式,将血管穿刺小口,通过类似心脏支架介入的微创手术实现脑机连接。这种方式的创伤较侵入式脑机接口更小,恢复期更短,信号质量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更高。

去年8月,该团队首次完成介入式脑机接口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以及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当时就验证了无线传输设备与介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安全性和生物兼容性,同时验证了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可以在不损伤脑组织和血管的情况下被安全取出。

而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我国也迎来重要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开源证券表示,脑机接口发展加速,商业落地前景可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商业化进程领先,目前国内外已有多款产品面世;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发展相对迟缓,国内外领先公司处于产品注册或临床研究阶段,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全球首例!更微创的介入式脑机接口助力偏瘫患者恢复运动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