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股民遭遇”稳赚”陷阱 28万服务费如何成功追回?
“林老师,您放心,跟着我们操作三个月收益至少翻倍!”去年夏天,厦门思明区的老股民陈阿伯(化名)接到这通电话时,怎么也没想到会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投资骗局。
一、”金牌分析师”的甜蜜陷阱
60岁的陈阿伯炒股十几年,自认是个”老江湖”。去年6月,他接到自称”厦门某持牌机构”客服的电话(经查证存在违规展业行为),对方准确报出他最近关注的几只股票,还发来”历史操作记录”——清一色20%以上的月收益率。
“刚开始我也怀疑,但他们在环岛路真有办公室,还给我看了执业牌照。”陈阿伯用闽南话回忆道,”那个林经理讲得头头是道,说现在注册能享受’618特惠’,原价28万的至尊VIP服务只要19万8。”
在”限时优惠”和”名额有限”的话术攻势下,陈阿伯签了投顾服务合同。没想到交钱后,所谓的”金股”接连踩雷,三个月账户反而缩水15万。当他提出质疑时,对方竟要求再交10万升级”机构通道”。
二、识破骗局的三个关键信号
类似陈阿伯的遭遇并非个例。我们梳理了2023年典型投顾纠纷案例,发现这些共同特征:
骗局特征 | 占比 | 典型话术 |
---|---|---|
承诺保本收益 | 68% | “跟单操作100%盈利” |
伪造业绩记录 | 55% | “上月客户平均收益37%” |
诱导升级服务 | 72% | “再交XX万解锁私募策略” |
特别注意:正规持牌机构绝不会做出收益承诺。《证券法》第136条明确规定,证券服务机构不得”向客户承诺交易收益”。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老师”,往往连最基本的合规底线都守不住。
三、维权路上的峰回路转
发现被骗后,陈阿伯的子女通过朋友介绍联系到专业维权团队(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家分析发现,该投顾公司存在多项违规:
- 未进行适当性评估就推荐高风险策略
- 宣传材料使用”绝对收益”等禁用语
- 服务内容与合同约定严重不符
通过系统性的证据固定和谈判协商,陈阿伯在委托后第9个工作日收到全部服务费。负责此案的维权顾问提醒:”很多受害者以为签了合同就只能认栽,其实只要证明对方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追回损失。”
四、给投资者的忠告
- 查资质:通过证券业协会官网核实投顾资格,别被”高大上”的办公场地迷惑
- 留证据:保存所有聊天记录、宣传材料,特别是收益承诺内容
- 快行动:发现异常立即止损,维权黄金期通常在3-6个月内
重要提醒:如果您近三年内遭遇类似投资陷阱,损失金额在5万元以上,建议立即咨询专业团队评估维权可能性(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维权成功前不收取任何费用,您的每一分血汗钱都值得全力争取!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姓名、部分细节已做模糊化处理。所有维权案例均有完整证据链支持,具体结果因案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