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股民的投顾服务费维权之路:12800元合理申诉到账记
“阿拉上海人做股票向来精打细算,没想到这次差点阴沟里翻船。”这是徐汇区股民张先生(化名)见到我们时说的第一句话。去年11月,他在某持牌投顾机构的”专业服务”下,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损失了一笔不小的服务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看看普通投资者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一、诱人的”稳赚”承诺:从免费荐股到高价服务
事情要从2022年秋天说起。张先生在浏览财经资讯时,偶然看到一个”免费领取明日涨停股”的弹窗广告。”当时想着反正是免费,就填了手机号。”他回忆道。第二天,自称是上海汇某正财经顾问的小王加了他微信,开始每天发送股票推荐。
“刚开始推的几只确实涨得不错,小王就说他们有’内部调研团队’,能提前获取市场消息。”张先生告诉我们,”后来他们推荐了一个12800元的’金股服务包’,承诺收益率能达到30%以上。”在连续两周的”盈利截图”轰炸下,张先生最终购买了这项服务。
二、服务与承诺大相径庭:投资者陷入两难
付款后,张先生发现所谓的”金股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推荐的股票不是已经涨高的就是成交量极低的冷门股,跟他们承诺的’稳健收益’完全不搭界。”更让他气愤的是,当他提出质疑时,对方却以”市场行情变化”为由推卸责任,还建议他再加钱升级到更高级别的服务。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可能上当了。”张先生说。他尝试与公司协商退费,却被告知”服务已经开始,费用不予退还”。像张先生这样的投资者不在少数——根据某第三方平台数据,2022年涉及投顾服务的投诉中,约43%与”服务内容不符”有关,28%涉及”诱导消费”。
三、合理维权之路:专业指导助资金返还
在朋友介绍下,张先生联系到了专业的金融维权顾问。通过梳理整个服务过程,维权团队发现该投顾公司在多个环节存在不合规操作:
- 服务协议中未明确约定具体业绩标准
- 营销过程中存在夸大收益的表述
- 未充分揭示投资风险
“我们帮助张先生整理了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和服务合同等证据,并指导他通过正规渠道提出申诉。”维权顾问李老师介绍道。经过两周左右的沟通协商,该投顾公司最终同意退还张先生支付的12800元服务费。
四、给投资者的实用建议:防患于未然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总结出几点重要经验:
- 警惕”稳赚不赔”话术: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正规机构不会承诺收益
- 细读服务条款:特别关注退费条款和业绩承诺部分
- 保留完整证据:包括聊天记录、宣传材料和转账凭证等
- 及时寻求帮助:发现问题后不要拖延,越早行动越有利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要是多留个心眼就好了。”张先生感慨道,”幸亏最后找到了对的方法,不然这笔钱就打水漂了。”
五、专业维权就在身边
如果您也曾遭遇类似情况,不必慌张。专业的金融维权团队可以为您提供:
✓ 服务合规性评估 ✓ 证据收集指导 ✓ 申诉方案制定 ✓ 协商谈判支持
记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永远不晚。无论涉及金额大小,都值得认真对待。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不当宣传、诱导消费等情况,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