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高额投顾费后亏损严重?这些合同细节可能是你的”救命稻草”
“王先生,您这个账户只要跟着我们首席分析师操作,三个月翻倍不是问题!”去年夏天,上海股民王德发(化名)接到某持牌投顾公司的营销电话后,支付了8.6万元服务费。结果三个月过去,账户反而缩水了40%。当他想要讨个说法时,对方却拿出合同说”投资有风险”……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投顾合同里藏着”活扣”——我们团队通过分析合同条款,已帮助上千位投资者争取到合理补偿。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坑”
1. “稳赚套餐”变”亏损套餐”
广东的刘阿姨(58岁)被直播间”擒牛战法”吸引,花了3.2万元购买”季度保收益服务”。结果推荐的股票连续跌停,投顾老师却说:”这是正常调整,建议加仓摊薄成本。”
关键点:合同中若出现”保本””稳赚”等字样,就涉嫌违规承诺收益。
2. 服务费像”滚雪球”
杭州IT工程师小张先交了9800元基础服务费,随后不断被要求升级:”要获取牛股必须开通VIP通道””想提前布局得加入私募计划”,最终累计支付23万元。
关键点:分段收费且未明确服务内容的条款,可能构成诱导消费。
3. “老师”突然消失
四川股友@老火锅 反映:”交了5万块后,微信群里的’金牌分析师’每周只发两条模棱两可的大盘分析,三个月后直接解散群聊。”
关键点:未约定具体服务频次和形式的合同,投资者极易吃亏。
二、三招教你识别问题合同
通过分析1200+案例,我们发现问题合同往往有这些特征:
问题类型 | 常见表述 | 维权突破口 |
---|---|---|
模糊承诺 | “大概率””有望上涨” | 实际荐股记录与宣传不符 |
责任规避 | “投资者自行承担风险” | 未充分提示具体风险 |
服务缩水 | “提供投资建议” | 未明确服务形式与频次 |
真实案例:
深圳李女士发现合同里写着”每月不少于4次一对一服务”,实际只接到2次群发短信。我们协助其整理通话记录、微信聊天等证据,最终争取到70%服务费返还。
三、这样做提高维权成功率
-
收集”三件套”
- 完整合同(特别注意小字条款)
- 缴费凭证和银行流水
- 沟通记录(微信/电话录音)
-
找准谈判时机
多数机构在季度末、年末更有协商意愿,某华东地区持牌机构甚至会在审计前主动和解。 -
专业话术示范
“贵司合同第三条第二款约定的’每日盘前策略’实际未履行,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二十条…”
重要提醒:超过85%的投资者因证据不足或方式不当导致维权失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行动建议:
➊ 立即保存所有证据
➋ 对照检查合同关键条款
➌ 拨打158 2783 9931获取个性化方案
(为保护隐私,文中案例均已做脱敏处理,最新成功案例可微信咨询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