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顾公司拒绝退费时,如何巧妙利用合同漏洞扭转局面?
“王先生,根据合同约定,您这种情况确实不符合退款条件。”电话那头,投顾公司的客服语气礼貌却坚决。挂断电话后,上海股民王明华(化名)望着账户里近28万的亏损,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难道这笔钱就这样打水漂了?”
一纸合同背后的玄机
去年10月,王明华被拉入一个名为”价值投资精英圈”的微信群。群里的”李老师”每天分享涨停板股票,时不时晒出学员的盈利截图。”阿拉上海人做事体最讲究稳当”,王明华起初还保持警惕,但连续观察两周后,看到群友们纷纷晒出”跟着李老师月赚30%”的账户截图,他终于没忍住。
“当时签合同时根本没仔细看,”王明华回忆道,”客服说这是标准模板,所有会员都签这个。”在支付了6.8万元服务费后,他拿到了所谓的”钻石会员”资格。然而跟着操作三个月,账户反而亏损了22万。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细读条款发现转机
当王明华提出终止服务并退还部分费用时,投顾公司拿出了当初签订的合同,指着第7.3条说:”您看,这里明确写着’会员服务开始后不予退款’。”看似铁板一块的条款,真的无懈可击吗?
专业维权顾问指出,这类合同往往存在三个常见漏洞:
- 服务内容模糊:很多合同对”投资建议”的具体形式、频率没有量化标准
- 免责条款过宽:将市场风险与服务质量混为一谈
- 承诺与合同不符: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收益与书面合同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帮王先生梳理了全部聊天记录,”维权顾问解释道,”发现投顾公司承诺的’每周至少3只短线牛股’在合同中完全没有体现,这就是突破口。”
谈判桌上的智慧较量
通过系统性的证据整理,维权团队发现该投顾公司存在多处操作瑕疵:
- 服务期间有11个交易日未提供任何操作建议
- 推荐的个股中有4只存在明显基本面风险
- 未按约定提供所谓的”机构内参”
“谈判时我们重点强调了两点,”维权顾问透露,”一是实际服务与合同约定严重不符,二是公司未充分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经过三轮协商,最终该投顾公司同意退还85%的服务费。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数据显示,在专业指导下,约72%的投顾服务纠纷都能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关键在于要找到合同中的”软肋”,用对方制定的规则来维护自身权益。
您的钱还有希望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请注意:
- 立即保存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
- 对照合同逐条核实服务履行情况
- 寻找专业团队评估维权可行性
记住,投顾公司的”不予退款”声明并非最终结论。就像广东人常说的”有早知冇乞儿”,早知道这些技巧,很多朋友就不会白白损失血汗钱了。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