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资变”套路”:一位老股民的维权退费实录
“王师傅,这只票明天至少5个点,现在补仓还来得及!”去年三月,上海股民老李(化名)接到某持牌投顾公司的电话后,陆续缴纳了8.6万元服务费。结果三个月下来,账户反而缩水30%。当他要求终止服务时,对方却搬出合同条款:”您签署的是年费套餐,中途退出恕不退款…”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当投资建议变成”投资陷阱”,普通人该如何见招拆招。
一、温柔的陷阱: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杭州的周女士(化名)至今记得投顾老师的承诺:”跟紧我们的VIP策略,年化50%不是梦”。在直播间连续三天”晒战绩”后,她咬牙转了6.8万元服务费。结果所谓的”金股”连跌两周,老师却突然改口:”近期市场调整,建议升级68888元的量化策略…”
这些套路往往有共同点:
- “稳赚不赔”的话术:用历史业绩截图制造幻觉
- “限时优惠”的压迫:”今天不签约明天就涨价”
- “责任转嫁”的合同:用小字注明”投资决策需独立判断”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合同里的”文字游戏”
仔细研究过十几份投顾合同后,我们发现三个高频漏洞:
-
服务内容模糊化
某份合同中写道:”提供证券投资建议服务”,却未明确具体服务形式、频率。实际操作中,老师可能只是群发研报。 -
免责条款扩大化
“因市场风险导致的损失不予负责”这条看似合理,但若叠加老师明确指导买卖时点,就涉嫌转嫁责任。 -
退费条件矛盾化
有客户发现合同写着”7天无理由退费”,但附件又要求”需使用满30天才可申请”。
三、维权三板斧
深圳的吴先生(化名)通过这三步,最终拿回大部分费用:
-
固定证据链
整理微信记录、转账凭证、合同原件,特别是老师明确承诺收益的对话。 -
找准协商时点
在季度末或年末联系机构,这些时段对方更注重客诉处理。 -
专业话术施压
如指出:”贵司在《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XX条的履行可能存在瑕疵…”
去年帮助过的南京客户中,约72%在15个工作日内达成和解,最高单笔追回19.8万元。
四、防坑指南
-
“三查”原则
查资质(证券业协会官网)、查口碑(多平台比对)、查合同(重点看加粗条款)。 -
“三不”准则
不轻信直播间截图、不点击陌生链接、不签署当场催促的合同。 -
“三问”法则
问清服务明细、问准退款流程、问明投诉渠道。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记住:沉默不会换来转机,行动才有转圜余地。专业的事不妨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维护合法权益。所有案例均为真实处理,为保护隐私已做匿名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