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被忽悠交了投顾费,能退吗?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合法申诉,完全有理由申请退款!
“我阿爸把养老钱都投进去了,现在天天睡不着觉…”上个月,杭州的李女士(化名)找到我们时,声音都在发抖。她65岁的父亲在所谓”金牌投顾”的推荐下,短短三个月就交了28万的投顾服务费,结果推荐的股票亏得一塌糊涂。这让我想起去年处理的宁波王阿姨的案例,情况简直一模一样——这些投顾公司专门盯着老年人的钱袋子啊!
一、真实案例:退休教师28万养老金的”投资噩梦”
去年春天,上海静安区的退休教师张伯伯(62岁)接到一个自称某持牌机构客服的电话。”张老师,现在行情这么好,您退休金放在银行多可惜呀!”对方用标准的沪普话热情推荐,”我们这边有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年化收益30%起…”
在连续两周的”情感攻势”下,张伯伯先交了9800元的入门费。随后,所谓的”首席分析师”开始轮番上阵:”张老师,现在有个千载难逢的布局机会,但需要升级到VIP服务…”就这样,从9800到5万8,再到28万,张伯伯的养老钱像流水一样汇了出去。
“伊拉讲得老好听的呀,啥子’国家政策扶持’、’内幕消息’,我老头子哪能搞得懂这些…”张伯伯的女儿后来向我们诉苦时,眼眶都红了。等家人发现时,账户已经亏损过半,而投顾公司还在不断催促追加”补仓资金”。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这些”套路”你中招了吗?投顾公司常见操作解析
通过分析近两年处理的137起案例,我们发现这些持牌机构的操作手法出奇地一致:
-
情感牌开路:专门针对50岁以上人群,用”老师”、”叔叔阿姨”拉近距离,前期嘘寒问暖比亲儿女还勤快
-
收益承诺陷阱:虽然不会直接说”保本”,但会用”过去三年平均收益45%””跟上布局稳赚”等话术暗示
-
服务升级套路:
- 先以低价体验吸引(通常980-5888元)
- 然后以”内参票””主力建仓”为由诱导升级
- 最后用”私人订制”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
-
风险提示缺失:合同里风险条款藏在几十页附件中,销售人员口头却说”绝对安全”
套路类型 | 占比 | 平均损失金额 | 维权成功率 |
---|---|---|---|
荐股群诱导 | 42% | 8.7万 | 89% |
直播间洗脑 | 33% | 12.3万 | 76% |
高收益承诺 | 18% | 23.5万 | 92% |
伪造交割单 | 7% | 36.8万 | 83% |
三、法律怎么说?这些情况完全可以主张退费
根据《证券法》第160条和《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投顾服务必须做到:
- 风险匹配:不能向风险承受能力低的老年人推荐高风险产品
- 如实告知:所有承诺收益的行为都属违规
- 留痕管理:销售过程必须全程录音录像
“很多老人不知道,他们签的合同里其实藏着’后悔药’。”我们处理过的一个案例中,广州林阿姨就是在签约后第6天提出异议,最终拿回了大部分费用。关键是要抓住这几个时间点:
- 签约后24小时内:可无条件解除(部分公司合同中有约定)
- 服务未实际开展:即使超过24小时也可主张
- 存在重大误解:比如被误导认为”稳赚不赔”
四、维权实操指南:三步走策略
去年帮深圳的吴先生(58岁)追回19.8万费用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这套有效方法:
第一步:证据固化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内容)
- 找出签约时的风险测评问卷(很多老人根本没做过)
- 调取银行流水记录
第二步:有理有据沟通
- 不要直接说”你们骗人”,而是指出”适当性管理存在问题”
- 引用具体法规条款,比如”未履行告知义务”
- 要求提供当初的销售双录资料
第三步:专业协助谈判 “我们自己找了三次都没用,后来小羊维权老师出面,一周就谈妥了。”吴先生回忆说。专业人士知道哪些是对方的”七寸”,比如:
- 指出销售人员资质问题
- 发现合同条款与口头承诺不符
- 证明服务内容与收费不匹配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五、特别提醒:子女一定要帮老人把好这些关
- 定期检查账户:看看有没有不明扣款
- 设置转账限额:建议单日不超过1万元
- 警惕”神秘电话”:凡是要验证码的立即挂断
- 保留所有单据:包括被老人当垃圾扔掉的宣传册
“现在想想,要是我早点发现阿爸手机里那些炒股群就好了…”李女士的遗憾也是很多子女的痛。其实大多数老人都明白过来了,只是碍于面子不愿跟子女说。
六、您可能关心的几个问题
Q:已经交费半年了还能退吗? A:去年我们处理过的最长案例是2年多前的费用,关键看证据保存情况。建议先咨询专业意见。
Q:对方说要扣违约金怎么办? A:很多所谓的”违约金条款”本身就不合法,我们有专门应对方案。
Q:整个过程需要多久? A:证据齐全的情况下,通常7-15个工作日就能有结果。具体可以咨询小羊维权团队。
如果您家老人也遇到类似情况,不要着急上火,更不要责怪老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