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顾服务不如预期时,三句话让机构主动协商解决方案
“王老师,您推荐的股票又跌停了!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杭州股民李女士(化名)颤抖着挂掉视频通话,看着账户里缩水近半的36万元本金,终于意识到所谓的”金牌投顾”可能并不靠谱。
去年10月,某持牌投顾公司(详见处罚文书)通过直播课程吸引李女士缴纳29800元服务费,承诺”每月至少15%收益”。实际操作中却频繁更换投资标的,当李女士质疑时,对方竟建议”再加购VIP服务就能获取更精准策略”。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一、这些信号暗示服务可能存在问题
-
频繁更换投资策略
“上周还说价值投资,这周突然改口炒短线”——深圳张先生(化名)的投顾在三个月内调整了7次操作风格,导致其19万元本金亏损过半 -
服务内容与承诺严重不符
江苏周阿姨(化名)支付58000元购买”专属管家服务”,结果收到的竟是群发的市场研报,所谓”一对一指导”只是每周5分钟的模板化通话 -
诱导升级服务套餐
“老师说再交3万就能解锁涨停板策略”——这种层层加码的销售话术,让成都小吴(化名)累计支付服务费达12万元
二、有效沟通的三个关键话术
话术1:”请提供本次投资建议的合规备案文件”
实操案例:广州林先生(化名)发现投顾推荐的私募产品未在协会备案,用这句话促使机构退还6.8万元服务费
话术2:”我需要复核服务协议第三条关于业绩承诺的条款”
专业解析:持牌机构最怕客户细究书面材料,90%的”保本承诺”都只存在于口头沟通
话术3:”能否出具近半年所有客户的盈亏统计?”
数据支撑:根据行业调研,敢正面回应这个问题的投顾机构不足5%
三、维权行动的正确打开方式
-
完整保存四类证据
- 所有书面协议原件(特别注意小字条款)
- 业务人员承诺收益的聊天记录
- 账户交易流水与服务周期对照表
- 产品宣传材料与实际情况对比图
-
把握黄金沟通期
多数机构在服务到期前15天会启动续费流程,这个阶段提出质疑往往能获得更积极的响应 -
专业协助事半功倍
“小羊维权”团队曾帮助南京客户在7个工作日内,通过非诉讼方式协商退回9.2万元服务费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服务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建议通过专业渠道维护权益。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 微信同号)提供咨询服务,成功退费后再收取服务费用。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案例均已做脱敏处理。具体处理结果因个案情况而异,请以实际咨询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