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人轻信投顾公司的”高收益”承诺,这些方法能帮你挽回损失
“妈,这个月的生活费怎么少了这么多?”小李发现母亲最近总在躲闪他的目光。直到整理房间时,他发现了抽屉里厚厚一叠投资顾问合同——65岁的母亲把养老钱全部投进了一家号称”月收益30%”的投顾公司。
这并非个例。据行业数据显示,去年有超过40%的中老年投资者曾因轻信投顾公司的夸大宣传而遭受损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当家人陷入这样的困境时,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一、投顾公司常见的”话术陷阱”
上海的王阿姨至今记得那个温柔的客服声音:”阿姨侬放心呀,阿拉是正规机构,跟证券公司有合作的,稳赚不赔的呀!”结果3个月后,她投资的12万元只剩下不到3万。
这些公司通常采用以下手法:
- “内幕消息”诱惑:声称有独家渠道获取上市公司未公开信息
- “成功案例”轰炸:展示大量PS过的盈利截图和虚假客户见证
- “限时优惠”施压:”今天不签约明天就要涨价20%”
- “服务升级”套路:先收取小额费用,再不断诱导追加投入
二、发现家人受骗后的正确应对
广东的陈先生发现父亲被某持牌投顾机构诱导投资后,没有立即指责,而是做了三件事:
- 冷静收集证据:保存所有聊天记录、合同文件、转账凭证
- 梳理资金流向:通过银行流水确认每笔资金的去向
- 寻求专业帮助:联系有经验的维权顾问制定方案
“当时真的急死了,老豆把准备给我结婚用的30万都投进去了。”陈先生回忆道,”好在通过专业人士指导,最终挽回了大部分损失。”
三、行之有效的维权路径
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投顾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必须遵守”适当性管理原则”。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投资者有权要求合理补偿:
- 未充分揭示投资风险
- 作出不切实际的收益承诺
- 向不适合的投资者推荐高风险产品
四川的唐女士就是通过指出对方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多项违规操作,最终在专业人士协助下,于10个工作日内获得了部分款项返还。
“开始觉得肯定没希望了,没想到真能要回来。”唐女士说,”早晓得就该早点找人帮忙,自己跟对方扯皮白白浪费两个月时间。”
四、如何避免落入投资陷阱
- 警惕”天上掉馅饼”:记住投资铁律——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 核实机构资质:通过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投顾牌照真伪
- 拒绝代客操作:任何要求提供账户密码的行为都涉嫌违规
- 保留书面证据:口头承诺不具备法律效力,重要约定务必书面化
如果您或家人已经遭遇类似情况,不必过度自责。投资市场本就复杂多变,专业机构尚且会判断失误,何况普通投资者。重要的是及时采取正确行动。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特别提醒:维权具有时效性,建议在发现问题后尽快采取行动。近五年的投资纠纷大多仍有机会通过协商等途径获得妥善解决。
<div class="qr">
<p>微信扫码快速咨询:</p>
<img src="https://www.zc91.cn/wp-includes/images/wechat_qr.jpg" alt="微信二维码">
</div>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个案结果因证据充分程度而异,不保证所有案例都能获得相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