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活水”为何涌入这座城? “政策+产品+平台”组合拳培育产业矩阵

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p style="color:#6d6d6d;font-size: 16px;">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董兴生    
      </p>

    <!-- 正文图片 -->

    <!-- 正文 -->
    <p>7月24日至25日,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与北交所副总经理孙宏伟同时现身四川宜宾。吸引他们的,是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p>

2016年以来,产融合作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部门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在国家推动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浪潮中,宜宾为何能成为国家级产融合作的示范城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答案或许在于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转型路径。

据了解,宜宾的工业总量稳居四川省第2位,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近年来,宜宾在白酒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产业带,构建起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而这背后都离不开产融合作。

事实上,金融助力产业“长成大树”的案例层出不穷。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就认为,产业、技术和金融是科创时代的新三角,也是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下的经济发展需要以数字革命、区块链、稳定币构成的新金融体系为支撑。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资本引擎:交易所如何激活专精特新?

两大交易所高层同时现身,都有备而来。

在“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上,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系统正式亮相。该系统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打造,依托深交所技术,是国内首个专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综合培育平台。

据了解,该系统创新性地整合了交易所专业服务与地方工信政务服务,首次实现“企业-政府-交易所”数字化协同培育,提供涵盖政策、融资、培训、咨询等全流程服务。

“深交所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机构和重要平台,是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中心。目前,通过注册制,创业板上市公司当中九成是高新技术企业,六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开幕式致辞中,李鸣钟表示,优化重组规则以来,新增披露重组增长215%,七成标的属新质生产力。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孙宏伟介绍,北交所268家上市公司中超半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或单项冠军,平均研发强度超5%且连增三年。已有5家完成再融资,3家完成重组,助力产业整合。“目前已有12家四川企业成功登陆北交所,占比显著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近170家(四川)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位居西部第一。”孙宏伟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雷文指出,金融资本是产业革命的“加速器”,并强调“始于科技、成于金融、兴于产业”。截至6月末,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9万亿元,增速高于整体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2021年推出的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助企融资超1.2万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超8500亿元,下一步将加快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与一体化。”雷文还表示,科创板、创业板是引导资本投向硬科技的主引擎,北交所力挺专精特新,制造业上市公司占A股总量超三分之二,上半年新上市企业中制造业占46家。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参与度常被视为衡量地方经济实力的标准之一。当前,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应对。

比如宜宾,过去几年在“白酒”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之外,培育出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构建起富有地方特色的“4+4+N”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动力电池为例,2019年宁德时代(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落户成为关键转折点。依托这一“链主”企业,宜宾快速集聚了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环节的120余个配套项目,构建了从材料、组件到整车、回收的完整产业生态。该产业连续两年产值超千亿元,产品占全国份额16%、全球约10%。

据统计,目前,宜宾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8家(包括H股、新三板),但五粮液一家公司就贡献了宜宾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90%以上。不过,当地对新兴产业的长线布局,也让该板块未来的权重充满想象空间。

宜宾实验:一套组合拳如何浇灌产业森林?

要制造出一个产业,布局、落子,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浇灌培育。

在产融合作大会上,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在致辞中公布了宜宾的“方法论”:一套系统性的“政策+产品+平台”组合拳。

首先,用政策引导+资金撬动。宜宾陆续出台《产融合作试点实施方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等文件,通过担保补助、贷款贴息等实质性支持,引导金融资源向企业倾斜。

方存好介绍,宜宾强化“银政担企”产融对接,积极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央行政策工具,已注入低成本资金超100亿元。同时,出台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金更多投向产业和企业。

其次,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比如,为破解科创企业“轻资产、高风险”融资难题,推出“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支持绿色发展,打造“碳账户”低息贷款。

最后,搭建平台与基金矩阵。搭建“宜融通”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全市52万市场主体,常态化举办产融对接会,累计帮助600多个项目对接融资超千亿元;创新打造“产业链+基金+场景”协同模式,建立超600亿元的基金矩阵。2025年已发布首期190亿元基金合作榜单,宜宾已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据了解,近期宜宾资本招商合伙人联盟已成立,通过汇聚顶级资本力量,构建“资本+产业智库”协同生态圈,推动宜宾现代化产业建圈强链,实现高质量发展。首批联盟成员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IDG资本、鼎晖投资等。而这些顶级资本愿意入盟,正是看中了宜宾“4+4+N”现代化产业体系。

宜宾的探索,只是当下产融合作的一个缩影。徐鸣认为,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背后,除了强大的产业力量汇聚,都离不开与之匹配的金融体系支撑。第一次工业革命倚重欧洲的商业银行,第二次得益于投资银行的兴起,第三次则伴随着互联网风险投资机构的崛起,当下的经济发展同样需要以数字革命、区块链、稳定币构成的新金融体系为支撑。

“产业、技术和金融是科创时代的新三角,也是现在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徐鸣表示。

    <!-- 当没有勾选文章中显示缩略图时,在文章最末尾加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

    <!-- 页数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资本“活水”为何涌入这座城? “政策+产品+平台”组合拳培育产业矩阵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