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WAIC 2025丨无限光年创始人漆远:对场景的深度理解和精耕是可信AI价值释放的终点

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p style="color:#6d6d6d;font-size: 16px;">
        每经记者|黄海    每经编辑|张海妮    
      </p>

    <!-- 正文图片 -->

    <!-- 正文 -->
    <p>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下简称WAIC)”在上海举行。80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3000余项前沿展品展出,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人工智能)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p>

连续八年举办的WAIC既是记录人工智能发展的刻度尺,也是观测潮流流向的指示标。这届WAIC,展商与观众讨论的内容更加具象——从场景出发的具身智能、智能体以及AI硬件终端等成为展会热议话题。

无限光年创始人漆远在WAIC上直言,“AI产业正在经历从技术崇拜到价值回归的本质转变,而可信性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枢纽”,“未来的AI竞争,不是算力或参数的比拼,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较量”。

漆远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学者,曾任阿里iDST(达摩院前身)联合创始人、蚂蚁集团首席AI科学家,构建并领导了阿里巴巴和蚂蚁核心人工智能团队。目前,其还担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

漆远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WAIC期间,漆远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部分采访实录(经整理):

NBD:这届展会上,我们注意到很多垂类大模型都迈入了新阶段,很多企业有了智能体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你怎么看?

漆远:去年上半年(大家)都在讲通用大模型,大家轮流发布的时候,我们就旗帜鲜明地说要做垂直领域的模型。今年的确到了一个新阶段,大家都在讲智能体。

垂类大模型发展的核心还是差异化的产品价值,比如产品是不是真的能解决用户痛点。如果能提供竞争者没有的东西,那就有新的可能。

当然,更优秀的合作伙伴会让我们的产品表现(得)更好,产品做起来之后,也会让我们在行业中积累更多优势。这是一个创新速度的问题,马斯克也说过真正的技术优势是创新速度。其实现在技术没有绝对的壁垒,团队能不能一直向前奔跑,推着产品一直往前走,非常重要。

NBD:现在行业内的马太效应和先发优势明显吗,垂类大模型下一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漆远:个别细分领域可能存在,但大部分赛道没有。接下来,PMF(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非常重要。垂类大模型要在行业内深耕。只有深耕了,才知道行业痛点(在哪里)。未来我想可能每一家公司都要想清楚自己有什么差异化的技术,或者对哪个细分行业了解得更深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可信是基石,对场景的深度理解和精耕是价值释放的终点。

NBD:您今年一直在说可信AI的问题,怎么看一个模型是不是“可信”?

漆远:去年上半年的大模型还是幻觉满天飞的状态。进入下半年,强化学习跑起来之后,我觉得好了很多。但这都是针对封闭领域的,就像刷题一样,有标准答案。金融、科研、医疗等真实生活场景其实是开放域,在这个维度上,如何定义“reward”(奖励函数)是非常难的,需要把行业知识和其他元素结合起来。

从架构上看,第一层要把RAG(检索增强生成)做好,是有技术含量的。我们叫表达学习,怎么表达能精确检索出来。第二层就是强化学习,定好奖励函数,指导模型发力以后能做到更好。第三层,针对开放域问题,就涉及神经符号计算和深度学习,把知识和规则更好地融入非常关键。

在科研、金融、医疗等领域,技术必须完成从“能用”到“敢用”再到“好用”的三重跨越。这也要求AI企业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行业的语言、规则和痛点。

    <!-- 当没有勾选文章中显示缩略图时,在文章最末尾加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
        <p style="color:#6d6d6d; font-size:small;">封面图片来源:企业提供</p>

    <!-- 页数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直击WAIC 2025丨无限光年创始人漆远:对场景的深度理解和精耕是可信AI价值释放的终点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