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科创板日报》7月1日讯(特约记者 高青)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瞄准创新药产业从“实验室”到“病床边”的全链条核心痛点,推出16项针对性举措。
这份被业内视为“及时雨”的重磅文件,通过数据开放、支付创新、准入松绑等多维度突破,力图破解创新药“研发难、支付难、进院难”的老大难问题,点燃本土医药创新引擎。
▌研发源头:医保数据首开闸,为创新“导航”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持续深化医保药品目录管理改革,在坚持“保基本”的基础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创新药发展。
经过7轮调整,累计将149种创新药(主要是1类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临床用药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药好药的可及性明显增加,医保基金保障绩效显著提升。监测表明,截至2025年5月,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支付4100亿元,带动相关药品销售超6000亿元。
以往,药企研发常如“大海捞针”,方向难定。《措施》首次明确,将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探索开放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上的疾病谱、临床用药需求等核心数据资源。这意味着,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望获得来自真实世界的“精准导航”,更高效地锁定研发靶点,优化研发管线布局,降低研发的盲目性和风险。
同时,政策鼓励商业健康保险通过设立创新药投资基金等方式,为创新药研发注入“耐心资本”,解决长期资金短缺的瓶颈。更让药企振奋的是,新药上市申请一旦获药监部门受理,即可同步向医保部门申请“点对点”政策指导,提前明晰医保准入的关键要素(如主规格、参照药、支付范围),让企业少走弯路。
▌支付双轨:高值创新药有了“商保目录”新出路
“进医保”降价幅度大,不进医保市场难打开——这是许多高价值创新药面临的“两难”境地。就此,《措施》开出了“双轨制”药方。
一方面,医保目录将动态调整,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按程序纳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急需药品甚至可探索临时纳入路径。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将更科学合理,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估,并优化续约规则:对于销售超预期或新增适应症触发降价的产品,降幅可不超过“简易续约”规定,给企业更稳定的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最具突破性的是首次提出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这个独立目录将重点纳入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为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提供参考。目录内药品将享受特殊待遇:价格协商保密、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考核、豁免集采替代监测等。这为那些暂时难以进入医保或价格较高的突破性疗法开辟了全新的支付通道,实现与医保目录的互补。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发布会现场提到,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达到了9773亿元,同比增长8.2%,已经基本接近有10亿人参加的居民医保的总体筹资水平,但是与居民医保超过95%的资金使用率相比,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效能上还有一定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国家医保局计划实现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程序基本一致,企业可以自主申报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或同时申报两者。
黄心宇强调,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调整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保险公司及行业专家将深度参与,其对药品准入及价格协商拥有重要决策权。
▌打通进院“最后一公里”
即使进了医保目录,创新药也常卡在医院“进门”环节。在发布会现场,医保局相关人士同样表示,这次《措施》里再次明确和强调,医保目录更新后,鼓励医疗机构及时的召开药师会,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的需要,对药品的配备进行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措施》再次申明,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用药目录数量等为由限制创新药配备。更为关键的是,医保谈判药品和商保目录内药品可突破“一品两规”限制(即同一通用名药品只能有两个规格的限制),大大提高了高价值创新药进入医院的机会。
对于临床合理使用但难以按常规病种付费(如DRG/DIP)的高值创新药病例,医疗机构可申请“特例单议”。医保部门将简化流程,按季或按月组织专家评议,灵活调整支付方式,为这些救命药的使用提供支付保障。
▌多元支付与出海:构建更广阔生态
政策还着力拓宽支付渠道。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积极纳入创新药,医保部门将对符合条件的商保产品给予数据共享、结算清分等支持,其覆盖的创新药病例可豁免按病种付费范围限制。同时,引导企业和个人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支持困难群体用上创新药。
在国际化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搭建面向东南亚、中亚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并支持药企利用港澳优势“出海”,推动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同时也欢迎更多国际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支持的同时,《措施》也强调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全面落实药品追溯码在医保监管中的应用,并将创新药支付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确保基金安全和政策可持续。
可以预见,随着这份覆盖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支持政策的落地,中国患者有望更快、更可及地用上更多突破性的“救命药”“好药”,本土医药创新生态也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