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建言:通过金融支持、对外开放等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编制的关键之年。日前,“锚定向‘新’·‘智’造未来——问道‘十五五’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为“十五五”时期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围绕传统制造跃升、新质工业赋能、高端智造破题、绿色生态引领等议题,展开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

“十五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如何夯实根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作《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主旨发言。“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他建议,要总结经验、剖析问题,落实战略举措,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一是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二是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产业化。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四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五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走深向实做优。六是积极推行绿色低碳,先立后破,稳步安全降碳,实现碳达峰。七是提升优质制造,“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八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适应全球经济新变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作《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点》主题发言时表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须深化改革以服务实体经济。当前破题的关键在于完善法治,保障市场规则透明、公平、连续,以此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为现代制造业保持持续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推动金融创新,尤其通过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融资支持,促进产业升级。此外,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形成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对外应积极适应国际规则,深化开放,拓展外部需求。金融改革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前,导航与通信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领域发展的关键瓶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长、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邓中亮围绕《“十五五”时期,如何破解导航通信融合难题?》建言献策。他指出,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通信与导航深度融合,构建天地一体、通导融合的时空服务体系,可大幅提升定位精度与服务可靠性,有效支持无人机管控、智能交通、灾害预警等应用。他强调,需加强技术标准建设、政策法规配套及跨领域人才培养,推动北斗与地面网络互补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导航服务中的竞争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在探讨如何将AI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议题上,用友集团副总裁、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郭金铜在《让AI在企业落地,加速打造新“智”生产力》的主题发言中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表示,企业拥抱AI需以智能为核心,实现AI、数据与流程三位一体。AI应用的有效落地,必须建立在规范的数据治理与流程体系基础之上。基于此,企业可遵循“先+AI,再AI+”的路径,充分依托自身丰富的工业场景优势,加速推进智能化转型进程。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研讨会建言:通过金融支持、对外开放等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