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以来,全球已有27个国家达到高收入水平。这些国家中有10个位于欧洲和中亚(ECA)地区,它们都加入了欧盟(EU)。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随之而来的广泛而深入的结构性改革,以及私人主动性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在本世纪头十年达到顶峰。这些国家成功地接受了欧盟一体化的市场、健全的制度以及改革和重新调整的生产结构,从而实现了向高收入国家的过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另有20个非洲经委会国家变得更加繁荣,但它们向高收入国家的过渡却被推迟了。这些中等收入国家自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实现高收入地位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出现这些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在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方面进展缓慢,特别是在减少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建立有效的竞争政策以支持高效创新企业的出现和成长方面另一个因素是人口迅速老龄化,除土耳其和中亚外,大多数国家的出生率急剧下降,再加上大量向外移民,导致工作年龄人口规模减少,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不断恶化的全球环境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些国家遭受了一系列危机的打击,包括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如今的全球经济增长比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弱。作为非洲经委会国家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欧盟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价值链正变得更加分散。
面对这些挑战,该地区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经济增长率从2000 – 2009年的年均4.8%下降到2010 – 2019年和2020 – 2025年的3.6%,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低约1个百分点。因此,该地区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HICs)的收入趋同放缓,收益递减似乎已成为常态。根据15年的平均人均增长率,预计2040年,该地区似乎只有几个中等收入国家可能达到高收入门槛(目前为14005美元)。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