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铃启动港股上市:电动两轮车的“战场”才刚刚开始


《投资者网》引力丨韩宜珈

近期,台铃科技集团正式启动上市辅导,计划于2026年登陆港股。这家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连续三年稳居行业前三的“隐形冠军”,有望成为继雅迪、爱玛之后,第三家赴港上市的电动两轮车企业。

如今,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形成了“雅迪—爱玛—台铃”三足鼎立的稳定态势。然而,在行业进入智能化、品牌化新周期的背景下,以九号、小牛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正凭借智能互联、设计美学和场景创新等优势在细分市场加速突围,令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冲刺港股:资本布局与海外野心

台铃的发展史,也是国内电动车行业起步到崛起的历史。

从潮汕老家的摩托车维修作坊起步,孙木钳、孙木钗、孙木楚三兄弟在2003年深圳“禁摩令”的行业转折点上,捕捉到了电动两轮车的替代机遇。

当时传统摩托车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但他们与合伙人姚立却从中捕捉到新机:电动车或将成为摩托车的替代选择。

二十余年的发展,台铃已从深圳龙岗的小厂房成长为覆盖全产业链的集团。2003年至2007年,公司几乎每年都需要搬迁至更大的工厂,产能不断提升。2007年,台铃在东莞建成首个现代化生产基地,正式迈入规模化发展的阶段。

如今的台铃已成长为覆盖电动两轮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智能共享电动车及充电、换电设备的全产业链集团,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运营、服务一体化体系。目前,台铃在全国拥有十大研发智造基地,年产能超过1500万台,线下门店超过3万家,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突破120亿元。

在电动两轮车行业,台铃成功将“长续航”作为核心技术标签与品牌定位,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清晰的品牌认知。台铃拥有独创的“云动力系统”与“筋斗云平台”,使其产品六次刷新吉尼斯续航纪录。这一技术优势在外卖群体与下沉市场建立了坚固的壁垒,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台铃此次推进上市,拟募集资金用于产能升级、技术研发及智能化转型,以应对长期竞争压力,巩固市场地位。对于台铃而言,上市不仅是融资渠道的打通,更是企业治理结构升级和发展战略全面提速的契机。

而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出海成为电动两轮车企业寻求增长空间的必然选择。根据GMI Insights数据,2024年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已达749亿美元,预计2025年至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7%。

台铃的出海战略可追溯至2010年。当时企业主要以OEM模式代工出口,依赖代理商渠道,品牌认知度和市场掌控力有限。2019年起,台铃开始调整策略,逐步从“代工出口”向“品牌出海”转型,在肯尼亚、乌干达、菲律宾、泰国等国家推广电动出行项目,探索本地化运营路径。

2023年10月,台铃正式宣布加大全球化步伐,两个月后提出“5年5倍增长,海外再造一个台铃” 的宏大目标,标志着其进入海外业务加速期。

然而,电动两轮车的国际化并非一蹴而就。目前,中国电动两轮车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以某头部企业为例,2024年其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不足10%,另一家企业的境外收入占比仅为1.09%。

对现在的台铃来说,上市进程无疑是在盈利压力与国际化野心之间寻找平衡。欧美市场虽规模庞大,但准入门槛高、监管严格,台铃的海外化进程仍旧需要观望。

三足鼎立:齐聚新战场

随着台铃启动港股上市进程,电动两轮车行业头部企业将全部登陆资本市场,“雅迪-爱玛-台铃”三大巨头齐聚资本市场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然而,当前的电动两轮车市场,在经历了早期粗放式增长后,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型十字路口。

东北证券发布的《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已达4.2亿辆,人均保有密度约每3人1辆,市场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

在市场份额方面,雅迪、爱玛、台铃三大传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据中国电动两轮车内销量超50%。其中,雅迪以26.3%的份额位居榜首,爱玛紧随其后,占比20.0%,台铃则以12.6%的份额位列第三。

同时,新兴品牌快速崛起。九号公司发展迅猛,上半年以7.3%的份额跻身第四,并以78.8%的增速领跑行业。小牛也表现不俗,以1.5%的份额和强劲增速,与九号共同凭借高端化、年轻化的产品路线,快速抢占年轻消费群体市场。

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之下,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利润空间正被持续压缩。以雅迪为例,2024年其电动两轮车业务毛利率仅为15.2%,而定位智能化的九号同期达到21.1%。尽管九号、小牛等品牌平均出厂价超过2000元/辆,但高价并未带来更高利润,反而凸显出行业“高价低利”的普遍现象。

随着市场趋于饱和,电动两轮车行业的渠道红利正在消退。2019年新国标实施刺激了大规模换购需求,推动雅迪迅速跑马圈地,但截至2024年,其销售网点数量增长至4.2万家后已趋近天花板。

C端需求饱和的现状下,B端市场成了新的战场。东北证券发布的《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两轮电动车市场的消费需求呈现家用稳定、商用强劲、高端增长三大特征。

其中,商用场景得益于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例如,美团骑手人数已超过750万,其中83.3%使用电动车,定制化车型与“车电分离”模式迅速渗透。

2025年11月,爱玛科技推出商用子品牌“爱玛马赫”,宣告其从C端消费向B端商用市场的战略延伸,拟为外卖、家政、政企和租赁等场景提供专业的车辆及运维服务。爱玛科技集团副总裁宁华山表示,即时配送、生活服务与旅行租赁等商用场景快速发展,为两轮电动车在B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爱玛科技集团国内事业部副总裁顾帅则引用测算数据提到,外卖车正在爆发式增长,外卖车渠道端利润将达到85亿,叠加服务后市场将超百亿。

除爱玛外,多个电动车品牌的产品也已涉及商用场景,主要聚焦外卖配送等场景。例如,雅迪旗下“雅迪大圣”于2025年1月推出专业外卖车型。

台铃也推出飓风超能二代,面向外卖骑手及通勤用户,并强调在续航能力、动力输出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产品力。

电动两轮车的赛场,聚光灯的方向正在转换。过去的竞争是渠道与价格的“地面战”,拼的是门店数量与促销力度;而如今,战火已蔓延至技术、生态与全球化的“立体维度”。随着“三大巨头”在资本市场的相聚,电动两轮车的下一页正在开启。(思维财经出品)■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台铃启动港股上市:电动两轮车的“战场”才刚刚开始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