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投顾合同发现全是”霸王条款”?这份退费避坑指南请收好
“王老师,您推荐的股票又跌停了!”杭州股民老陈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他在某持牌投顾机构的”金牌分析师”推荐下,购买了29800元的年度服务,对方承诺”每月至少3只涨停板”。结果非但没赚到钱,反而把退休金亏掉近半…(文末附真实退费案例)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坑”
去年刚退休的上海阿姨李美芳(化名)至今记得,接到”某证券研究所”电话时对方亲切的沪语:”阿姨侬好呀,阿拉这边有个‘翻倍计划’老灵光的…”在对方连续半个月的”情感攻势”下,她瞒着子女签了电子合同,事后才发现:
- 服务费层层加码:从最初的6888元基础版,到所谓的”机构通道”要价18.8万
- 承诺收益玩文字游戏:合同里用”预期收益”代替具体承诺
- 单方面解约条款:”甲方可随时调整服务内容”
“签合同辰光讲得花好稻好,出了问题就推说是‘市场风险’”李阿姨用上海话抱怨道。她的经历并非个例,在黑猫等平台,类似投诉超过2000条。
二、这些合同细节要当心
通过分析大量纠纷案例,我们发现以下高频问题条款:
条款类型 | 常见表述 | 风险提示 |
---|---|---|
收益承诺 | “历史成功率85%” | 未注明统计周期 |
退费规则 | “服务开始后不退费” |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责任免除 | “不对投资结果负责” | 与前期宣传矛盾 |
特别注意:某些机构会在合同附件中用极小字体注明”服务费包含专家咨询费、软件使用费等多项内容”,这往往成为拒绝退费的借口。
三、过来人的退费实操经验
深圳IT工程师小张(损失9.6万元)分享了他的维权经过:
- 证据固化:立即对通话录音、微信记录做公证(重点保存”保收益”承诺)
- 书面交涉:通过邮政EMS发送《服务终止告知函》(保留回执)
- 协商策略:主张”未享受实质性服务”而非直接要求退费
“关键要抓住对方违规的实锤,我找到他们用模拟盘冒充实盘交割单的证据后,第三天就收到退款方案。”小张透露。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四、防坑指南:签约前必做3件事
- 查资质:通过证券业协会官网核实投顾资格(别信对方发来的PS截图)
- 慢签字:把合同带回家研究,特别关注加粗条款
- 试水期:要求7天无理由退费条款写入合同
四川股民老赵的教训值得警惕:”那个经理用激将法说我‘魄力不够’,结果一冲动转了账,现在想来都是套路嘛!”
五、特别提醒
若您遇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采取行动:
- 签约后从未收到承诺的”一对一指导”
- 实际推荐股票与宣传水平严重不符
- 被诱导多次升级服务套餐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