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顾服务变成”甜蜜陷阱”:一位股民的维权心路历程
“王老师,您上次推荐的股票又涨停了!这次升级会员要多少钱?我马上转!”去年夏天,杭州的李明(化名)在直播间里激动地敲下这行字。三个月后,他对着账户里缩水近20万的本金,才惊觉自己掉进了投顾服务的”温柔陷阱”。
一、”稳赚不赔”的诱惑:那些年我们信过的承诺
李明回忆道,最初是在某财经直播间看到”每日三支涨停板”的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加了助理微信,被拉进一个名为”价值投资精英群”的微信群。群里每天都有老师晒盈利截图,会员们更是齐声夸赞:”跟着老师操作,一个月回本!”
“当时就像被灌了迷魂汤一样”,李明苦笑着用上海话说,”伊拉(他们)讲得头头是道,啥子‘量化选股模型’、‘机构内幕渠道’,听得我云里雾里就签了29800元的服务合同。”
这种场景并不罕见。据行业观察,部分持牌投顾机构存在以下常见操作:
- 用历史收益截图诱导开户
- 在合同中设置”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等免责条款
- 频繁催促升级更高级别服务
- 对风险提示语采用极小字体
二、合同里的”文字游戏”:这些条款你注意了吗?
当李明发现推荐的股票连续下跌要求解释时,投顾老师先是推脱”市场调整”,后又建议”加仓摊薄成本”。等他提出退费,对方立刻翻出合同第7.3条:”甲方理解并同意,乙方不保证投资建议的盈利性”。
这类合同往往存在几个关键问题点:
- 服务内容模糊化:”专属投顾服务”等表述缺乏具体标准
- 责任完全不对等:投资者需承担所有风险,机构却不保证服务质量
- 退费机制缺失:多数合同对退费条件只字不提
“最气人的是发现他们给不同客户同时推荐相反操作”,李明说,”涨了就说自己准,跌了就怪市场,横竖都是他们有理!”
三、转机出现在证据链:这些材料才是维权关键
在朋友提醒下,李明开始整理所有往来记录:
- 保存了直播间”保收益”的录屏
- 导出微信聊天记录中承诺收益的内容
- 对比投顾老师对不同客户的操作建议
- 整理银行流水与合同付款凭证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维权要有方法
通过系统梳理,专业人士帮李明发现该机构存在:
- 同一分析师同时提供差异化建议
- 未取得相应资质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 宣传材料与合同条款存在重大出入
经过两周协商,该机构最终同意退还大部分服务费用。李明感慨:”要是早点知道这些门道,也不至于越陷越深。”
您是否也遇到类似情况?
如果发现投顾服务存在:
✓ 实际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
✓ 被诱导不断升级会员等级
✓ 操作建议与市场表现长期背离
✓ 合同存在明显不公平条款
请务必保留以下证据:
- 完整的签约合同
- 所有宣传承诺记录
- 资金往来凭证
- 服务期间的沟通记录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