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6氪

文 | 陈晓京
]article_adlist–>
封面来源 | 企业官网
上周,桃李面包的月饼广告文案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并引爆全网,引发强烈质疑,公司马上下架相关产品。
然而,此举未让争议消弭。为什么桃李面包也会走上爹味说教这条路,还上演“毒打论”,营销是不是走得太偏了?
此次舆情爆发的背景较为复杂,公司业绩持续下行、产品创新相对滞后,以及渠道变革加剧,均亟待突破。

文案翻车
桃李面包( 603866.SH )怎么也没想到,一支月饼广告文案,竟让公司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该月饼广告最初发布在电梯媒体,随后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随着舆情发酵而引爆全网。
为了推广月饼产品,公司特地撰写广告语:“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桃李蛋月烧,等一个有故事的人下单!”

爹味说教本就容易引发反感,加上当下职场现状,马上引起不少消费者的反感,引发舆论危机。
上周,公司负责人出面解释,该文案由内部共创,本意是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
9 月 5 日中午,公司官微正式向公众道歉:批评我们都接受,反思也在进行中,态度端正,挨打立正。并声称文案是由领导拍板确定的。

截至昨日,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述五仁馅蛋月烧产品,在公司官方旗舰店已难以找到,仅有山楂、红枣等馅的月饼,规格为 8 袋 X80 克,券后售价 30 元左右。其中,公司天猫旗舰店销售量 2000+ 。
桃李面包以面包为主业, 2020 年首次推出月饼产品线,推出提浆月饼产品。今年中秋节前夕,结合蛋糕制作工艺,公司推出创新的“蛋月烧”月饼产品,以清爽不腻的口感为主要卖点。

业绩挑战
这已不是桃李面包首次登陆热搜。相比以往,这次因广告文案备受关注,背后有着一定的复杂性。
业绩持续下降、短保面包赛道以及渠道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早已让“东北面包大王”焦虑重重。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 26.11 亿元、 2.04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13.55% 和 29.70% 。同期,公司面包及糕点业务收入 25.85 亿元,同比下降 13.40% ;其他业务收入 2621.66 万元,同比下降 26.64% 。
华北、东北等 7 大区域市场收入全线下降,且均呈双位数降幅。其中,对公司贡献收入最大的大本营东北市场,收入 10.44 亿元,同比下降 10.25% 。
梳理发现,自 2019 年后,桃李面包经营状况逐年走弱。 2020 年至 2023 年,营业收入增速由 5.66% 降至 1.08% 。 2024 年,营业收入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为 -9.93% ; 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录得 29.19% ,此后连续 4 年均录得负增长。
桃李面包收入主要来源是面包及糕点业务, 2020 年起,该核心业务收入逐年增长。 2023 年实现 65.32 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但去年急转直下,收入为 59.06 亿元,同比下降 9.58% 。
上述业务毛利率由 2020 年 29.88% 降至 2024 年 23.29% ,今年上半年降至 22.89% 。
当持续增长的态势被彻底打破,公司在面包市场中竞争愈发吃力。对高纤维、低糖等市场需求反应迟滞、研发不足,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 2296.84 万元,同比下降 31.84% 。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支出再降 30.81% 。
如今,公司正面临向多个维度突破,除了产品创新,还有渠道变革,以往依赖的传统商超渠道优势被其他渠道削弱,有待进一步拥抱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

家族治理隐忧
1995 年,退休教师吴志刚在辽宁丹东市开了一家面包小作坊,取名“桃李”,这就是桃李面包的前身。
当时,面包并不是早餐的主流,市场上的面包产品以长保产品为主,现做现烤的产品稀少。吴志刚主抓市场痛点,主打新鲜、现做,逐渐赢得市场的喜爱。
丹东毕竟是东北边境小城,要想面包业务获得更大发展,还得到大城市。 1997 年,他和次子吴学群一起走进沈阳,设立沈阳桃李面包,开启公司化运营。
公司主打 3-7 天保质期的短保面包产品,从沈阳逐渐向周边省市市场扩张。 2005 年,已是东北地区最大面包厂商。
2006 年,吴志刚带领桃李面包挥师全国市场。为了实现产品高效率供应能力,公司采取中央工厂 + 分销模式,连续在上海、成都、西安、青岛以及石家庄等重点城市设立生产基地,覆盖大半个中国市场。
2015 年,公司在全国已拥有近 10 万个销售终端,并登陆资本市场。

上市 4 年后, 84 岁的吴志刚将权杖交予吴学东、吴学群、吴学亮三兄弟。吴学东担任董事、吴学亮担任董事长兼执行总经理、吴学群担任董事及总经理。
在公司上市之前,吴志刚及其妻盛雅莉、吴学东、吴学群、吴学亮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并在 2018 年 12 月、 2022 年 2 月续签两次。
今年 3 月 15 日,上述协议届满,各方不再续签。长子吴学东无意愿继续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等选择退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更为吴学亮、吴学群、吴志刚及盛雅莉,合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 56.36% 。
今年 5 月底,吴志刚分别向吴学群、吴学亮转让 1031.44 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0.64% )、 2167.99 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36% ),二人持股分别达到 24.99% 和 15.17% 股权。
上述两人分别承担决策层和执行层重要职责。然而,在一件小事上,兄弟之间微妙的“关系”被摆上台面。
今年 5 月下旬,桃李面包拟向浦发银行追加申请 2 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吴学亮对该议案投出反对票,称基于公司当前产能及财务规划状况,各项产能投放节奏均在有序进行,现有银行授信额度能满足当前及短期资金需求,为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建议暂缓追加授信额度。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公司产能利用远未达到饱和状态。截至今年 6 月,在全国共有 24 个生产基地投入使用,总产能 22.59 万吨,产能利用率约 63.04% 。
同期,上海桃李生产研发及运营总部一体化基地项目 3.0 万吨、佛山桃李年产 6.9 万吨成品面包及糕点华南烘焙中心项目在建。
]article_adlist–>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