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美的医疗旗下万东医疗牵头承建的“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医疗器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这不仅是万东医疗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上的里程碑,更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医疗装备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彻底打破高端医疗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13家单位协同攻坚:构建“从材料到整机”的自主创新链
面对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卡脖子”难题,单一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此次验收的国家级平台,正是万东医疗联合产业链上下游13家单位,共同搭建的“材料-部件-整机-验证”一体化创新体系。经过三年深耕,这个跨主体、全链条的协同平台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成功研发6种关键材料、突破6种核心部件、产出6种高端医疗整机设备,将“上游材料卡脖子、中游部件跟不上、下游整机缺核心”的行业痛点,转化为“全链条自主可控”的竞争优势。

其中,全球首台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系统(MRI)的研制堪称“破局之作”。液氦作为超导磁共振的关键耗材,长期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供应不稳定,曾是制约我国高端MRI发展的“紧箍咒”。而万东医疗牵头研发的无液氦MRI,从技术根源上摆脱了对液氦资源的依赖,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无液氦磁共振”的技术标杆。
与此同时,平台还突破了80kW/600kHU超高热容量X射线管球技术——这一技术此前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是高端放射类医疗设备的“心脏”;成功研制全幅DR、负重位CBCT等新型高端装备,满足临床多样化诊断需求;攻克多排CT核心部件及整机关键技术,直接推动国产多排CT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让更多医院用得上、用得起“中国造”高端CT。

建基地、定标准:打造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示范样板”
除了技术突破,该平台更致力于为行业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项目期间,万东医疗依托平台建成研发智造基地,打造出系列示范生产线,为国家大规模医疗设备集中采购提供稳定供给,更成为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标杆。
在技术沉淀与标准建设上,平台同样成果丰硕:累计取得近百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用核心专利构筑技术“护城河”;制修订标准30余项,为医疗器械材料与装备的研发、生产、测试提供“国标级”指引;建成国家级生产应用示范线,让“自主创新”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能贯穿产业全流程的体系化能力。这些成果不仅达到了国家批复时的预期目标,更成为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研制与规模化生产的“核心引擎”。
技术创新转化为“看得见的价值”
衡量一个国家级平台的价值,不仅要看技术高度,更要看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平台建设期间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更深远的价值在于,平台搭建起“技术研发—产业转化—临床应用”的闭环,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快速变成服务患者的“医疗装备”。

万东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平台验收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未来,企业将持续深化平台的协同创新功能,让其成为高端医疗装备的“产业孵化器”,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医院的转化效率,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提供先进、稳定、高质量的产能支撑。“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让国产高端医疗装备不仅能替代进口,更能走向国际,为国家健康战略实施筑牢装备基础。”
从破解“卡脖子”难题到构建全链条自主体系,从打造示范生产线到制定行业标准,美的万东医疗牵头的这一国家级平台,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让中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化之路越走越宽。随着平台持续发挥效能,未来将有更多“中国造”高端医疗装备走进医院、服务患者,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科技底气”。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