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80场主题电影展演回溯峥嵘岁月
新快报讯 记者梁燕芬报道 9月22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映活动启动仪式暨“首映在广州”——纪录电影《父辈的天空》广州首映礼在穗圆满举办。作为展映揭幕影片,《父辈的天空》首次与观众见面,该片将于10月18日全国公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广州市自9月起将陆续推出180场主题电影展映。
《父辈的天空》是展映活动的启幕之作,它自2019年启动拍摄,历时六年完成。影片以“驼峰航线”为叙事主线,当年,一批平均年龄仅二十岁上下的中国航空人——飞行员、机械师、报务员——集结于祖国西南边陲,以青春与死神博弈。
影片先后走访中美多地,收录了包括驼峰航线首位华人机长陈文宽、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云南老兵陆建航、美国空军运输大队驼峰航线飞行员杰·温雅德(Jay Vinyard)等亲历者的珍贵口述。令人唏嘘的是,这些受访老人多数已然离世。“从开始拍摄,我们就知道这是在和时间抢人。”总制片人杨丽感慨,正当团队因飞行员相继去世而陷入瓶颈时,“驼峰二代”陈安琪——飞行员陈维龄之女的出现,为影片注入了新的视角:从子女的追寻中,继续这场未尽的对话。
透过“驼峰二代”的追寻,影片不仅还原了陈维龄、潘国定、吴敬诚、徐定中、林汝良等不同岗位的中国航空从业者们的热血故事,更细腻勾勒出乱世之中普通人的情感脉络——父亲留给女儿的希望手书、丈夫与妻子“不吵架”的约定,飞行任务成功后一块庆祝胜利的三明治、一曲驱散阴霾的萨克斯风,都让这段峥嵘岁月有了温度。
首映礼上,联合导演牛子、杨正浓、黄若宾携影片幕后故事与观众分享,而“驼峰二代”陈安琪、吴发源、徐国基、孙国慧的到场,更让现场气氛数次升温。
“平常不太掉眼泪的我,今天却控制不住了。”陈安琪在现场声音哽咽,她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断断续续记录父辈故事,如今看到影片问世,满是感激,“我们的父辈都是平凡人,却在特殊时代做了不平凡的事,这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吴发源直言,从电影里看到的不仅是“父辈的天空”,更是“英雄的天空、祖国的天空”。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