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探头 枢纽纾困


  秋夜微凉,稻香漫过田坎,夹杂着阵阵舒心的笑语声——在四川资阳雁江区的乡间,这些细碎的变化正悄然发生。两年间,全区18个镇街陆续见证了一桩桩“急难愁盼”被稳稳托住,一件件心事得到回应。“有事找纪检”,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持续释放温度和力量的基层治理实践。

 收集:探头向下 民声入耳

  “中学路摆摊的太多,过路骑车都打挤。”“西门市场那些电线老化得太厉害,不安全……”居民韩女士端起青花盖碗,轻刮茶沫,向对面的“茶倌”——资溪街道纪工委书记徐一盛聊起家常。这样的场景,是徐一盛的工作日常。他习惯于走进街头巷尾,坐下来,喝一碗茶,听一席话。盖碗中盛的不仅是茶,更是老百姓沉甸甸的真心。

  不只是“盖碗茶议事”,在雁江,纪检干部与群众的对话方式多种多样:车城公园的民意征集、凤岭黄桷树下的谈心、农家院坝中的座谈……群众在熟悉的环境中聊天提诉求,纪检干部则在倾听中摸清民情、找准症结,将监督的根系深扎进泥土。

  今年以来,这些遍布基层的纪检“探头”已收集民生问题9187条,涵盖水、电、路等民生关键领域。用百姓认可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雁江纪检完成了一场场无声却高效的民意采集,也让“有事找纪检”逐渐成为群众心中的信任之选。

协调:中枢联动 打通堵点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高效处置才是关键。雁江区纪委监委主动作为,发挥“枢纽”作用,搭建跨部门联动机制,推动监督力量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

  “我们这次来,不是查案,是想和大家一起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雁江区纪委副书记徐东辉在民生协调会上开门见山。

  在雁江区纪委牵头召开的协调会上,镇街和部门负责人共同研判问题、现场认领、限时办结。责任清了,推诿少了;机制顺了,壁垒破了。曾经零散的治理资源被高效整合,多部门实现“同题共答”。

 解决:实招落地 民心回暖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机制的成效体现在问题的真正解决。在雁江区纪委跟踪督办下,西门市场完成电路改造,老旧电线全面换新,商户用上“安全电”;中学路占道经营经城管整治、划行归市,道路复通,居民不再“打挤”。

  每一个问题的化解,不只是纸面销号,更是打通了通往民心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已推动解决9121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雁江区纪委监委用联动“实招”精准纾解民忧,让“有事找纪检”成为一张可信、能用的民生名片。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前哨探头 枢纽纾困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