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大众旅游出行热情高涨。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10月1日至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机构认为,节假日行情或对旅游酒店板块形成催化。近年来,相关政策对服务型消费的支持态度明确,着力培育“旅游+”等消费新增长点,产业链上的酒店、景区等有望直接受益。
公众出行意愿较强
分方式来看,累计铁路客运量预计1.53亿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累计水路客运量预计1167万人次,日均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2%;累计民航客运量预计1917万人次,日均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累计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2.47亿人次,日均超2.8亿人次,同比增长6.5%。
“总体看,今年‘十一’假期公众出行意愿较强,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特征。”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从出行规模看,今年“十一”旅游流、探亲流高位叠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超24亿人次,日均超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从出行方式看,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客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各方式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从出行分布看,假期首日迎来出行最高峰,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6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从出行目的地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以及西安、长沙、武汉等都市圈客流集中。
此外,在“双节”假期前期,国内多个旅游景点门票早早售罄。例如,九寨沟景区早在9月30日9时,其10月1日至6日门票就已被预订4.1万张,达到最大承载量;熊猫谷景区也在10月1日当天售完了10月2日至4日的门票。
日均出入境破200万人次
“双节”假期跨境游升温,国门内外“人气”十足。受免签政策、离境退税、支付便利等利好影响,中外旅客跨境游需求旺盛,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预测,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突破200万人次。
持续攀升的热度中,中外游客“双向奔赴”,既有中国游客“走出去”的需求释放,也有外国游客“走进来”的热情期盼。
根据珠海边检总站预测,国庆、中秋长假当地各口岸出入境总量将达61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5%。旅游、购物与探亲三类客流叠加,形成“多点高峰、持续走高”的态势。
统计显示,截至9月15日,我国已对47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政策覆盖面扩展到55国,极大便利了外国人来华旅游,也让中国游客“走出去”的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跨境旅游消费持续走热。
在假期出行热催化下,文旅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受到一些机构关注。富国基金认为,政策助力、消费回暖、假期刺激之下,旅游产业链正迎来一轮新机遇。东海基金认为,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政策背景下,文旅行业正加速融合创新,“旅游+”模式不断涌现,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相关
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总花费超8000亿元
“文旅之声”微信号9日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国庆中秋叠加市场热度攀升。各地红色旅游景区创新展陈方式和体验活动,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浙江嘉兴南湖等地游客云集,市民游客在参观旅游中涵养家国情怀。丰收、中秋主题备受青睐,江西婺源县篁岭景区“晒秋文化季”、上海天文馆“月球漫步”广受欢迎,湖北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中秋夜专场活动,吉林长白山景区推出“慢行赏秋”徒步线路。入境旅游迎来热潮,重庆磁器口古镇、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景区外国游客增多,文化游、购物游等受到外国游客喜爱。
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场景体验。非遗体验氛围拉满,江苏南京熙南里“百戏灯会”、安徽铜陵打铁花、河南洛阳龙门古街非遗吐火民俗等广受欢迎。
惠民便民措施激发消费潜力。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广东、甘肃、重庆等地机关食堂、停车场向游客开放,河南老君山、山西晋城司徒小镇等景区推出平价餐饮,贴心服务让游客暖意十足。
1634.3万人次出入境 日均204.3万人次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官微,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单日出入境通关最高峰出现在10月4日,达235.3万人次。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91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6%;港澳台居民574.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2%;外国人143.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6%;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适用免签政策入境53.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8%、46.8%。共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74.4万架(艘、列、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
国庆档总票房突破18亿元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0月8日15时44分,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已突破18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暂列票房前五名,且各片档期票房均突破1亿元。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分析称,《志愿军:浴血和平》持续领跑国庆档票房,观众基本盘稳固,其良好的市场表现也为整体票房走势的平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9月18日上映的《731》在国庆档期间表现超出预期,尤其在下沉市场优势明显。该片在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高达35.9%,远高于其他国庆档影片。目前,影片在华北、西南、西北等多个省份持续领跑票房。
此外,犯罪剧情片《毕正明的证明》凭借优异口碑,率先实现单日票房逆跌,并已连续5天保持这一趋势。该片总票房已连续6日上涨,票房有望破亿元。
陈晋介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苏州、武汉、杭州、西安暂列今年国庆档票房前十名。
重庆商报综合北京商报、中新经纬、上证报等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