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果然爆买。
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7亿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截至9月30日,年内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0亿元)。其中,主动经理增持最多的是半导体等板块。
券商机构指出,下半年通常是国产科技行业的技术发布、新品迭代的密集周期,半导体、AI应用、AI算力等方向确定性持续增强。
市场表现
“做多”中国股票
10月3日,摩根士丹利称,今年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主要得益于被动型基金52亿美元的净流入,主动型基金则小幅流出6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hloe Liu等人在报告中表示,继7月中旬以来美国基金大举流入中国股市之后,9月以来欧盟被动型基金也开始追赶。截至9月30日,年内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18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尤其是5月、6月,净增持规模达到188亿美元。这说明全球资本配置中国境内股市的意愿增强。
“今年以来,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的整体信心持续增强。”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说,在全球分散投资的资产配置大趋势下,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逐步提升。
外资观点
“唱多”中国资产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最新发布的“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表明,在众多新兴市场中,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的首选。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看好A股市场前景,远高于今年6月调查时约1/3的比例,这反映出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高盛策略师称,在宏观利好、仓位趋势和有利的季节性因素推动下,新兴市场股票和货币年底前将上涨。高盛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12个月目标位从1370点上调至1480点,意味着有约10%的上涨空间。同时,高盛明确表示,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及政策改革的驱动下,将对中国资产维持超配立场。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称,在中国,流动性充裕和科技创新加速使得投资者情绪高涨。股市涨势尚未达到巅峰,随着家庭大量额外储蓄(占GDP的5%)逐渐流入市场,机器人等创新板块的估值或迎来进一步重估。
重仓领域
半导体板块最受宠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今年9月,主动经理增持最多的是半导体、资本货物板块,减持最多的是保险、耐用消费品与服装。其中,外资对阿里巴巴、宁德时代和京东的增持幅度最大;而对腾讯控股、中国平安和泡泡玛特的持仓减幅最大。
回到市场层面,近期港股半导体板块持续走强,10月首个交易日(10月2日),港股半导体板块全线爆发,中芯国际大涨超12%,华虹半导体大涨超7%。
10月3日开盘后,港股主要指数全线调整,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股价逆势走强,盘中均创出历史新高。
就消息面看,日前,DeepSeek和智谱先后宣布推出新一代大模型,并宣布适配国内芯片。9月29日,DeepSeek-V3.2-Exp大模型发布,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多家芯片厂商即宣布完成适配。与此同时,存储芯片掀起的涨价潮,也对半导体板块行情带来驱动。
华鑫证券表示,AI芯片大时代已来临,国产AI产业链从上游先进制程到先进封装,到下游字节阿里腾讯的模型加速迭代升级已经实现全产业链打通,看好国产AI算力设施的加速突破。
中信证券研报称,下半年通常是国产科技行业的技术发布、新品迭代的密集周期,半导体、AI应用、AI算力等方向确定性持续增强。
原因分析
多重因素提振信心
国际机构对中国股市投下“信任票”,背后是政策支持与经济基本面向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支撑。
就经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依然稳固。当前,中国产业升级加速推进,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强势崛起,为实体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动能。
毕马威在《2025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中表示,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仍然吸引着大量外资维持并深化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长期资金入市也是外资看好中国资产的重要逻辑。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认为,近期A股市场流动性不仅得到保险、养老金、公募基金等国内机构的支撑,还吸引了新兴市场及亚太地区共同基金的参与,这使得当前流动性增强更具韧性。随着美元持续走弱,资金将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
就政策面看,外资加码投资中国资产,离不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证监会日前表示,将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包括发布QFII制度优化方案,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安排。
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努力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共享成长。
市场人士分析,从政策传递的信号看,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有望加快推进。进一步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性,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举措值得期待,外资机构有望向中国市场投出更多“信任票”。
全线上涨
A股总市值增长超22万亿
截至9月30日,2025年A股市场前三季度行情收官,主要指数全线上涨,市场估值提升明显,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15.84%、29.88%、51.20%。
行业方面,有色金属、通信、电子行业领涨。个股方面,剔除前三季度上市新股后,超4300只股票上涨,最牛股票上纬新材累计涨近1900%。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收盘,A股总市值为115.86万亿元,相较年初增加22.23万亿元。
总市值增长22万亿
回顾2025年前三季度的A股市场,前三季度,A股市场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年初至3月18日的震荡上涨阶段,受积极财政政策预期、经济基本面修复驱动,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三大指数均有一定上涨,上证指数最高达到3437.07点。
第二阶段为3月19日~4月7日,在海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A股市场出现回调,上证指数最低触及3040.69点。
第三阶段为4月8日以来的震荡上涨阶段,市场情绪持续回暖,三大指数均出现反弹,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900点。
前三季度,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指数分别累计上涨15.84%、29.88%、51.20%、51.20%、47.29%。A股主要股指估值明显提升,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从年初的14.55倍增至9月30日的16.62倍,深证成指滚动市盈率从24.87倍增至31.79倍,创业板指滚动市盈率从33.26倍增至45.44倍,沪深300滚动市盈率从12.93倍增至14.22倍。
A股总市值从年初的93.63万亿元增长至9月30日的115.86万亿元,增加22.23万亿元,增幅为23.74%。
有色金属行业领涨
行业板块方面,前三季度,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共有27个行业上涨,有色金属、通信、电子行业涨幅居前,分别累计上涨67.52%、62.61%、53.51%。4个行业前三季度下跌,分别为煤炭、食品饮料、石油石化、交通运输行业,分别下跌7.90%、5.06%、3.12%、1.22%。
就各行业板块估值情况看,在流动性的助推下,行业板块估值多数出现提升,科技板块估值提升明显。通信板块滚动市盈率从年初的33.32倍增至9月30日的46.77倍,电子板块滚动市盈率从54.45倍增至74.54倍,计算机板块滚动市盈率从67.45倍增至95.27倍。
前三季度,光模块、光芯片、炒股软件、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主题概念板块爆发。
4356只股票正收益
前三季度,Wind数据显示,剔除上市新股,A股共有4356只股票涨幅为正,446只股票涨幅超过100%。
前三季度A股十大牛股分别为上纬新材、*ST宇顺、天普股份、菲林格尔、胜宏科技、*ST亚振、联合化学、浙江荣泰、思泉新材、瑞晟智能,其中涨幅最大的上纬新材累计上涨1891.60%,*ST宇顺涨逾940%,天普股份、菲林格尔均涨逾700%。
值得注意的是,上纬新材市值从年初的26.86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532.84亿元,主要涨幅由7月贡献,主要原因为其控制权转让有关事项。
前三季度十大牛股分布在基础化工、电子、汽车、轻工制造、机械设备等行业中,其中有3只属于电子行业。
重庆商报综合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券商中国等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