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业内专家指出,“双节”假期我国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同时,供给的不断优化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一方面,国庆中秋叠加市场热度攀升。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假期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12.66公里,游客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23.04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4.8%和24.5%。
“目的地游憩半径的延展,以及交通方式和休闲空间的共享化,有利于旅游消费向‘烟火小店’下沉,让更多的传统业态和本地居民受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另一方面,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场景体验。据了解,假期期间非遗体验氛围拉满,江苏南京熙南里“百戏灯会”、安徽铜陵打铁花、河南洛阳龙门古街非遗吐火民俗等广受欢迎。假期演出展览也精彩纷呈,中国美术馆“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剧《永乐未央》、北京人艺话剧《雷雨》吸引大量观众。
中泰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演出经济具备溢出效益,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潜力较大。以大型演出为契机,通过线下演出拉动当地的消费,正成为不少城市的主动行为。多地出台文旅奖励政策,注重演出市场规范化,以切实奖补政策引导演艺产业蓬勃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假期期间惠民便民措施激发消费潜力。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假期期间各地积极推出消费补贴等举措,对于拉动当地的文旅消费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针对本地居民的文旅、餐饮等综合消费券对本地消费的拉动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此类消费券折扣力度较大且使用场景丰富,一直都非常抢手。另一方面,面向外地核心客源地的消费券对于提升跨省、跨市游也有明显的引流作用。”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说。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