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1日起,《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条例》将施行。《条例》对京冀携手保水护水提出明确要求,京冀两地政府应当共同制定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总体方案。
密云水库是首都的“大水缸”,防洪减灾专家程晓陶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库保水护水涉及北京、河北的多地、多部门,《条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两地协同与依法行政从法律高度提供了操作思路与行动指南。
适用范围涵盖北京、河北相关区县
《条例》共29条,记者注意到,《条例》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密云水库本身,还涵盖了其上游的潮河、白河干流和重要支流,涉及北京市和河北省的相关区县。
具体来看,《条例》所称密云水库流域,是指密云水库及其上游潮河、白河干流和重要支流涉及的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和河北省赤城县、沽源县、滦平县、兴隆县、丰宁满族自治县的相关乡级行政区域。前述重要支流和相关乡级行政区域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
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汇水面积有2/3在河北省。程晓陶表示,密云水库虽位于北京,但是整个集雨区内暴雨洪水连同污水都会流入密云水库,保水护水涉及北京、河北多个市、区县的多个部门依法行政,因此《条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来水看,密云水库由潮河、白河两大流域汇流而成,其中白河起源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再经赤城县、延庆区、怀柔区,流入密云水库;潮河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再经滦平县、密云区,流入密云水库。近年来,密云水库流域京冀“三区五县”上下联动,协同施策,凝聚保水护水强大合力,持续推动“生态保水、执法保水、科技保水、工程保水、河长制保水”五大行动。因此,《条例》适用范围涵盖北京、河北相关区县,体现了针对密云水库全流域系统保护的理念。
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涉及跨行政区域、多部门联动,因此《条例》两次提到“信息共享”。《条例》第十八条提到,密云水库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完善水量水质监测网络,建立断面考核机制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第十九条提到,密云水库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水行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机制。
水源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统一
程晓陶表示,《条例》从首都水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坚持保护优先、统筹保护与发展。“密云水库是北京的水源区,其区域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条例》提出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理念,提到了实现水源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这表明统筹保护与绿色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记者注意到,《条例》提到组织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北京,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推动了区域绿色发展,也带来了“真金白银”。
密云区半城子水库上游有一条名为古石峪的小流域,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生态环境十分不理想。2023年夏天,古石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沟道清理整治、湿地恢复、生态坑塘工程让这条小流域焕然一新,河道里的菖蒲、灯芯草、紫穗槐等水生植物不仅是河道的“美容师”,更能起到削减总氮的作用,可更好地保护密云水库水质。
更多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已经“变现”,为当地带来实惠。今年1月18日,在北京市首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签约仪式上,两单小流域完成交易。其中,延庆区交易产品为八里店生态清洁小流域沈家营镇特定区域6年的特许经营权,交易金额1044万元,惠及3800余名当地村民。房山区交易产品为红螺谷生态清洁小流域黄山店村特定区域3年的特许经营权,交易金额1125万元,惠及1300余名当地村民。
北京市水务局水保生态处处长刘大根介绍,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价值转换的前提是保护生态,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交易金额中的绝大部分要用于流域生态治理。
京冀已签订两轮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条例》提出,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应当就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协商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两地政府统筹使用不同渠道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对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实施财政纵向补偿。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曾表示,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机制,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他认为,生态补偿机制是“绿水青山”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之间的利益调配机制。
京冀两地早在2018年就已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2018年,北京市与河北省建立了全国首个以水量、水质、行为管控为主导的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机制。2022年,京冀签订了新一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1年-2025年)》,建立健全了符合北方少水地区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密云水库上游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河湖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节约保护。自新一轮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施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北京已累计拨付河北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9.55亿元,支持张家口、承德两市五县开展水环境治理、河湖水生态修复等约180余个项目。
此外,京冀还联合开展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涉水专项执法检查。2021年至2024年,共对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267次,确保一级保护区273平方公里范围内违法建设及时清零。
专家:《条例》为水源地保护开了一个好头
程晓陶表示,《条例》的发布为水源地保护开了一个好头,后续还应开展诸多立法工作,“针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新的灾害特点,我们需要用立法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他建议,制定有利于协调多方力量、长远可持续共同推进北京市山区河流系统化治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山区河流治理涉及不同层级行政单元、不同主管部门等,而山区河流的系统化治理必然要求久久为功,不可能靠短期高投入一举解决问题。”与山区河流治理相关的国家法规是防洪法,但该法制定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很多条款与现行管理体制和发展需求已不适应。程晓陶介绍,目前防洪法仍处于修编状态,不能作为地方执法的依据。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统筹编制《北京市山区河流系统化治理管理条例》,以便于依法协调各方力量,统筹推进以流域为单元的山区河流系统化治理。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