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活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今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本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当前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全国粮食年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刘焕鑫表示,中国粮仓稳如泰山,中国饭碗端得更牢,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并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
刘焕鑫强调,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据调查测算,近三年我国粮食储存、加工、运输环节,粮食年均损失量约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其中,在储存环节,农户储粮的损失率是3%,这比10年前降低了5个百分点。
刘焕鑫强调,推动粮食节约减损,要多措并举、落细落小。要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健全粮食节约长效机制。要在全链条协同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积极开展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大力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要在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加快粮食节约减损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和装备升级步伐,完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我国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