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这么多外国人挤在广州这条地铁上?


记者手记

据新华社电 这几天的广州地铁8号线,充满国际气息。

10月16日9时不到,车厢里挤满了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汇聚在高速行驶的地铁列车上,彼此交流中夹杂着不同的语言和多样的手势。他们不远千里甚至万里来到中国,绝非单单为了“City Walk”,更为奔赴“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因为他们相信,再便捷的网上通信,也比不上一次握手,一次面对面的交谈。

广交会的魔力有多大?据主办方介绍,10月15日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预计有20多万名境外采购商赴约。

站在车厢里手握扶手的意大利采购商陈真就是其中一员,交谈时始终面带微笑。

“我已经在中国生活6年了,算是‘半个中国人’了。”陈真开门见山,去年,他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专门帮助供应商对接海外市场。“如今想在供应链上绕开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陈真告诉记者,中国制造业这几年的变化堪称“质的飞跃”。“我听说有些工厂已经实现‘黑灯生产’——全程由机器人运作,无需照明,能24小时运转。这太不可思议了。”

索赫娜·姆巴耶背着双肩包,墨镜架在额头上,梳着小辫。她是塞内加尔人,在加拿大经营包装业务。姆巴耶坦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广交会,这里的机遇远超我的想象。说实话,我有点后悔没早点来。展馆大得惊人,体验太棒了,虽然昨天逛了一天,很累,但值得,所以今天我又来了。”姆巴耶计划在中国待一个月,还要到中国其他城市走走逛逛,做一个“随性旅行者”。

来自格鲁吉亚的安佐尔和格奥尔基叔侄是广交会的“老朋友”。安佐尔已连续参加20届广交会,侄子格奥尔基从6年前开始随行。两人在格鲁吉亚经营一家家族式电器贸易企业,各式家电都是他们的主营产品。“中国人在经营、制造和管理方面越来越专业。”格奥尔基说,“他们勤奋、积极、开放,我非常享受与中国伙伴合作。”

有人来看故友,有人寻找新伙伴;有人捕捉行业动态,有人洞悉科技前沿。飞驰的列车载着全球生意人广交世界好友,贯穿起全球贸易的脉搏。正如陈真所说:“在广交会,你能找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也许,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为啥这么多外国人挤在广州这条地铁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