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未来奇瑞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会远大于国内


IT之家 10 月 19 日消息,10 月 18 日,奇瑞举办 2025 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现场表示,2025 年奇瑞开启了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新征程,正按照世界 500 强企业、全球化上市公司的标准,全面提升企业治理与经营水平。现在奇瑞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已经接近一半,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海外属地的员工数量会远大于国内。要让奇瑞这艘全球化的“航母”,不断消除浪费,提高运营质量,会挣钱,能自我造血。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国际业务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张升山在大会现场表示,奇瑞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建立 26 个海外研发中心。

IT之家附尹同跃发言:

欢迎来到 2025 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今年是我们第四次举办这样的科技盛会。我们精心筹划了 20 多场高规格活动,汇聚了来自全球的 3000 多位嘉宾,主要任务就是搭好戏台,让全球的创新英雄、创新天才们来“唱戏”。

前几天,202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经济学家因为“解释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而获奖。颁奖词中特意强调 —— 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不断的创新。这一深刻洞见,与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高度契合,也和奇瑞长期坚持的理念完全一致。

最近一段时间,我走访了欧洲、北非等地。每当在海外街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尤其是我们的新能源车,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中国汽车集体加速“出海”,一些新的挑战也浮出水面:有的品牌“水土不服”,有的品牌在安全质量上栽了跟头,有的因本地化配套不足引发政府和用户的抱怨,损害了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

这些问题时刻提醒奇瑞: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关键要可持续,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来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要拥有国际化思维,当好全球企业公民,成为各国政府的座上宾,为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拿出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

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创新体系,支撑我们的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用户体验,经得起全球不同市场、不同文化的考验,得到全球用户的喜爱和信赖。

所以,延续我们每年先“吹个牛”、立个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去实现的传统,继“新能源不客气”“智能化不客气”之后,今年,我们要响亮地喊出:奇瑞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

我们要通过建立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 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创新体系,让奇瑞拥有“反内卷”的能力,推动品牌持续向上,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要能够满足不断出现的各种法规要求,真正做到“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要以技术创新赋能奇瑞产品创新,并带动商业模式、企业管理、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让奇瑞从传统车企快速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

熟悉奇瑞的朋友们都知道,奇瑞喜欢“吹牛”,但从来不“瞎吹牛”。经过多年积淀,奇瑞已初步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全球创新生态,它包括三大核心体系 —— 技术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三者相辅相成,三足鼎立。

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就是技术创新体系。一会儿,高新华博士的报告还会详细展开。我们依托全球 120 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市场优势,开展全球技术扫描、对未来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洞察,实现深度本地化开发与验证;通过全球 1+7+N 的研发布局,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实现代际领先的新技术布局。

我们通过创新赋能,开发极有竞争力的全球化产品,把产品卖到德国,就要有德国车的味道;把产品卖到日本,就要有日本车的味道。要实现产品出海、技术应用出海,让更多的百年老店、更多的全球伙伴共享奇瑞的技术和平台,实现技术创新的“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Be Somewhere”。

我们所有的创新活动,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奇瑞全球范围的两大实验室体系里,持续地产生“核聚变”——

内部,是我们的 300 多个“瑶光实验室”,攻坚 500 多项近期重大课题。

外部,是我们无边界的、开放的“开阳实验室”集群,与全球 100 多所顶尖高校合作,聚焦从 0 到 1 的原始创新,开展 1779 技术工程,有 17 个大方向,79 个子项目,已经发掘了前沿课题 4000 多项。开阳实验室以“小步立项、滚动牵手、多头输出、沿途下蛋”的灵活机制,打通了科技转化的“最后一毫米”。

瑶光与开阳,一主内,一主外,在奇瑞集团自身 3 万人研发团队的基础上,聚拢并拉动了全球超过 5 万名的“编外”院士、工程师和科学家,让我们的技术创新体系 24 小时不间断、365 天不停转,新技术、新专利源源不断地“下线”并产业化。

这一切,最终构筑了奇瑞琳琅满目的“技术货架”。今天,我们的“货架”上,已摆上了新一代 AI 智能车架构、犀牛电池、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Carmind 智能体、即将量产的 L4 级自动驾驶等一系列尖点科技。它们不仅都具有“全球首创”“全球最高”等过人之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底线是安全可靠 —— 不够安全,绝不上车!

可以说,在奇瑞的“技术货架”上,安全技术始终摆在最核心、最突出的位置。我们建立了全球 1.2 万个真实交通安全事故案例的数据库,主动对标全球最严苛标准,在满足国标的基础上,还形成了 100 多项奇瑞特有的、超越国标的安全标准,覆盖主动安全、电池安全、碰撞安全、救援安全、健康安全、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七大方向。

正是对“安全”的信仰,让我们敢于挑战侧碰后翻滚、三车夹击、高空坠落、电池刮底等一系列极端工况的疯狂测试。前天,纵横 G700 成功横渡长江,采用的就是奇瑞全球首创的方舟水陆两栖系统。大家看到的,或许是它炫酷的部分,但在我们眼里,那是 IP68 级防水技术、双动力双冗余备份技术、高于船舶行业标准的水下稳性技术等一系列安全技术,从奇瑞“技术货架”上被灵活调用、精心组合的结果。

我们根据用户的需求,像转动万花筒一般,对各类技术进行创新组合,打造出适应“海陆空”全场景的、安全可靠的超级产品。截至目前,奇瑞已累计 54 款车型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评价、是获得全球五星最多的中国品牌。奇瑞一定要、也必须要成为世界最安全的新能源、智能化车企。

第二大体系,是文化创新体系。创新之路,一定是九死一生。我们全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实干的文化土壤,加大创新投入,加大引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中,特别是在开阳实验室,我们以各种灵活机制,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加盟,欢迎直接入职,也可以项目合作。奇瑞提供思路、市场、资金、管理、团队,给政策、出平台。我们推行“成果共享、风险我担”的机制,成则给予股权,产业化;败则给“车马费”,奇瑞承担损失。

第三大体系,是管理创新体系。一位行业老领导曾提醒我:“奇瑞今天的规模已经不小了,再追求销量意义有限,要追求成为全球质量的标杆、管理经营的标杆、成为全球一流品牌,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所以奇瑞始终坚持 —— 质量比销量更重要、创新比利润更重要。当然,销量和利润也很重要!

我想起很多年前,有个 CKD 项目曾从德国引进零部件,其中部分存在瑕疵,后来我们把这些零部件修复好之后重新使用。一位从本部来的质量工程师看到后,竟当场失声痛哭,认为这有损他们的品牌形象。这种深入骨髓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正是世界级品牌的底蕴所在。我常想,如果有一天,奇瑞也有员工因一个质量问题而痛心疾首,甚至嚎啕大哭,那我们就真的离世界级品牌不远了。今天奇瑞人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正在快速苏醒!

今年,奇瑞也开启了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新征程。我们正按照世界 500 强企业、全球化上市公司的标准,全面提升企业治理与经营水平。现在奇瑞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已经接近一半,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海外属地的员工数量,会远大于国内。奇瑞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必须具备与之匹配的全球化运营能力 —— 组织更敏捷、决策更精准、风控更前瞻、跨文化融合更深入。管理创新,就是要让奇瑞这艘全球化的“航母”,不断消除浪费,提高运营质量,会挣钱,能自我造血。

各位朋友,技术、文化、管理 —— 三大创新体系协同并进,最终指向一个目标:让奇瑞成为用户喜爱和信赖的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

面向未来,我们欢迎更多有创新资源、有创新技术的人才和奇瑞一起创业,合作共赢!也期待更多的院士、专家、高校机构等,加入我们的开阳实验室和协同创新联盟,大家一起联合开放创新,拥抱这个伟大的创新时代!

]article_adlist–>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未来奇瑞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会远大于国内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