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探寻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新范式


  院士专家的前沿洞见为技术探索指引方向,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对话为成果转化疏通堵点,海内外学者的思想碰撞为创新突破点燃火花……近日,在哈尔滨举行的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聚焦自动化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核心命题,勾勒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清晰路径。

面向未来 引领技术落地核心方向

  “站在‘十五五’谋篇布局的新起点,自动化技术面临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杨孟飞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既是对“十四五”自动化领域创新成果的系统梳理,更为“十五五”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搭建了关键对话平台。

图为参观者在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现场查看相关信息。大会组委会供图图为参观者在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现场查看相关信息。大会组委会供图

  “随着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学习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正经历从传统的模式拟合与被动响应,向‘意图驱动智能’的转型。后者旨在使系统能够理解、构建并实现多层级的目标、约束与价值,而不仅限于执行显性指令。”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表示,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架构的革新,更推动了智能内涵的拓展——人工智能正由依赖大规模模型堆叠与响应式交互的范式,向具备因果推理、概念生成、深层意图理解与价值对齐能力的认知型智能体演进。他说:“在这一过程中,概念生成是知识抽象、推理与迁移的核心机制,使智能体能够进行环境建模与跨域泛化。因此,将概念生成与深层意图建模相结合,是迈向类人智能的关键路径。”

  “自然界中,蜂群、狼群、羊群、象群中展现出的感知决策、规划控制的智能行为,为研究物理系统提供了新借鉴和创新思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表示。面向无人系统“感-指-规-控”核心任务流程,陈杰从生物种群高效自组织的内在机理出发,系统分析了无人系统实现合作演化与群智涌现所面临的科学问题,并将这些研究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技术框架,从而提高其在现实应用中的群体协作能力,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潜在的参考指引。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则点明,具身智能机器人代表了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和技术制高点,正加速赋能智能制造、医疗康复、特种作业、智慧服务等场景。大模型为机器人注入了语言理解、视觉泛化与常识推理等关键能力,驱动着前沿感知与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机器人系统提供了更强的环境适应、精准控制和智能交互能力,引领机器人技术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产学研协同 打通技术转化关键链路

  “为攻克数字孪生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应用难题,我们专门研发了‘海豚1’号试验船。”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夏桂华介绍了船舶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及在无人船编队控制中的实践成果。

  据了解,“海豚1”号数字孪生智能试验船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联合校内多个学院自主研发,实现了船舶总体、动力、电力、推进、导航、操控、感知等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委托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建造完成。自2023年6月首航以来,这座“海上流动实验室”为我国船舶智能系统与设备迭代升级提供了重要科研平台和试验环境。“我们构建了数字孪生船舶航行、无人艇编队控制应用系统,在无人艇编队指挥人机协同智能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和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夏桂华透露。

  产业界的探索同样颇具示范意义。和利时科技集团副总裁何春明以“破局与增效 人工智能重构工业控制系统”为题,分享了企业打通技术落地链路的经验。

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上,参会者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产品。大会组委会供图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上,参会者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产品。大会组委会供图

  “在工业制造业‘数改智转’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正以‘破局者’与‘增效器’的双重角色深度重构工业控制系统核心逻辑。”何春明说,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工业控制系统依赖预编程控制算法和人工经验的局限,融合知识驱动的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的AI模型,构建“感知-决策-执行-反馈”的自主闭环,主动调整控制参数和算法快速适应产品、工艺、原材料和环境的变化,实现全流程协同控制,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据他介绍,采用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工艺设计图纸到控制代码的自动转换,降低了工业控制系统工程实施成本和时间消耗。同时,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方式也大幅降低了用户培训成本和运维难度,推动工业控制系统向多智能体协同的新形态跨越。

生态构建 培育技术落地长效动能

  “自动化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本次大会汇聚的思想火花展现了我国自动化领域的活力与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孙优贤表示。

  当下,自动化技术正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我国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技领域最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本届中国自动化大会围绕生态构建,设置“具身感知与智能机器人”“先进导航与智能信息融合”“先进光电传感技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等36场平行会议。

  大会期间,十余家行业领军企业集中亮相,展示了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创新成果与未来产业集群布局。丰富的场景互动体验与技术应用展示,让参会者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产品,沉浸式感受前沿科技的独特魅力。

  人才培育方面,本届大会首次举办优秀青年人才跨界交流会,同步设置青年科学家论坛、博士生交流会和学生工作发展论坛,汇聚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科学家、领军企业家,通过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灵感,以跨界对话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为自动化领域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此外,大会还特设期了刊主编面对面平行会议,搭建核心期刊主编与科研人员的直接沟通桥梁,精准破解论文发表与学术传播中的实际难题;组织10场论文口头汇报与1000余篇论文墙报展示,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为自动化领域人才培养与成长铺路搭桥。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自动化技术将继续以深刻的融合创新与前沿突破,夯实千行百业智能化根基,描绘可持续发展蓝图,稳步迈向“掌控未来”的新征程。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探寻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新范式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