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上线4天销量突破1000万份、《哪吒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热门动画电影取景地成为游客热门新选择……业内专家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创作品产品爆款,火爆出圈的IP背后,折射出我国文化产业呈现的科技创新“赋能”、传统文化“点睛”和产业联动“破圈”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一批优秀文化作品IP,不仅自身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还作为一根“金箍棒”,撬动起千亿万亿的市场。
《黑神话:悟空》上线仅4天全平台销量超过1000万套。《哪吒》系列的票房从2020年《哪吒1》的50亿元,增长到2025年《哪吒2》的超过150亿元。
而整体来看,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其中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88%,对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
中国动漫集团创作策划中心主任宋磊认为,《哪吒2》等优质作品的火热验证了中国动画团队在故事创作和技术水准上的实力,也说明中国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动画受众从儿童拓展至全年龄段,覆盖更广消费群体,为产业带来更多盈利可能。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副研究员杨剑飞表示,动画游戏行业受益于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双重推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相关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生产上的提升,更多优质作品得以涌现。另一方面,我国对于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大大加速了行业的进步,多个出圈IP让行业得到了更多关注,从而带动了动漫游戏赛道的火热,也撬动了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从产品自身,到周边衍生品,都呈现出旺盛的增长态势。
热门文化IP产品不仅自身销量惊人,还可以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串联起各行各业,在“十四五”时期带动了包括文旅在内,一大批产业的新发展。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20年中国二次元周边衍生市场规模约为350亿元,《中国动画发展报告(2025)》则指出,2025年和动画产业相关的衍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521亿元。
热门IP还带动了旅游行业,乃至于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的进一步发展。同样以《黑神话:悟空》为例,作品本体一经发售就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销量登顶。同时,据有关平台数据,在《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2024年三季度,山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倍。
“《黑神话:悟空》之所以能赢得全球玩家的喜爱,不仅得益于它比肩国际水准的品质,更重要在于它背后所展现出的深层次文化感染力。”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说。
杨剑飞谈到,IP转化这条赛道的收益链条长,涵盖漫画、动画、影院、周边产品、IP授权等环节。更进一步,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IP通过转化与协同,也可以带动更多文化乃至于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各类出圈IP还展现出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包括游戏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试验场”和“孵化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孕育发展。
借助3D AI大模型,不仅可以“一键生成”大量可编辑可调整的3D道具,更可以为人形机器人模型训练创造出虚拟物理场景;米哈游等企业不仅投入到自身产品研发,更是积极参与到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领域。
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指出,目前,国产顶级的CG特效技术已经比肩国际,北京原创动画《立秋》《秋实》等打造了全球首部的8K数字水墨动画短片,成功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深海》首创了粒子水墨技术,保留宣纸晕染的质感,提供了技术美学的新可能。《哪吒2》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让鱼群烟云流动的粒子特效有了东方神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的今天,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双向赋能,正极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杨剑飞说。今天,文化产业已经步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科技创新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打开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