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AI主要应用于金融行业优化流程和对外服务


  10月23日,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2025外滩年会谈及人工智能(AI)在金融业的应用时表示,AI主要应用于金融行业优化流程和对外服务,当前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其作用仍是辅助性的,无法取代人的决策。

  肖远企在当天举行的“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圆桌讨论时作出上述表态。对于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范围与程度,他指出,目前主要用于优化业务流程和对外服务,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中后台运营智能化,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已广泛覆盖数据收集、加工、信息甄别与识别、客户评估等环节;二是客户交流方面,许多金融机构在客户关系管理(包括营销、维护、问题解答)中普遍应用 AI 技术;三是金融产品提供领域,AI应用带来双重效益,对内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外为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个性化、精准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更有效解答问题、满足需求。

  针对市场关注的AI应用是否会带来金融机构员工安置压力的问题,肖远企明确表示,目前尚未出现金融机构单纯因AI应用而产生员工安置压力的案例。他强调,员工是金融机构最有效的生产力,每一位员工都在创造价值。在信贷、保险定价、定损、精算等关键领域,仍然离不开人的专业判断,“在金融领域,人才始终是我们最宝贵、最有价值的资产。”

  从风险防控角度,肖远企认为,AI应用带来的风险与历史上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在金融领域应用时产生的风险类似,主要表现为增量风险和边际风险,金融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根本性风险并未发生革命性改变。

  他进一步分析,本轮AI变革对金融领域的风险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观察:微观层面,单家金融机构主要面临模型稳定性风险和数据治理风险,前者因AI应用高度依赖模型支撑业务拓展而凸显重要性,后者则涉及数据来源选择、质量把控及事后评估监测等关键环节;宏观层面,整个金融行业主要面临集中度风险和决策趋同风险,前者可能因行业在AI模型技术上依赖少数服务提供商及大型金融机构资源投入优势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后者则源于使用的模型和数据相对标准化和集中,可能引发的行业决策同质化。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AI主要应用于金融行业优化流程和对外服务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