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AMZ123曾报道,自2025年 10月 1日起,互联网平台企业被要求首次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身份与收入信息。据《第一财经》消息,截至目前,已有6500余家平台完成数据报送,占应报送总数的95% 以上。
然而随着报送数据陆续进入税务系统,平台端与经营者自行申报数据之间的差异也开始显现。近期,多地税务部门向部分经营者发送短信提醒,指出其第三季度申报的增值税销售收入低于平台报送金额,并提示若属申报错误,应及时更正,以免产生滞纳金——目前已有不少国内电商卖家已陆续收到此类信息提示。
税务部门表示,此次提醒主要针对申报收入与平台数据差额较大的少数经营者,对中小微企业整体影响有限。
虽然此次提醒暂未波及跨境卖家,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一信号意味深长。随着税务数字化监管的深入推进,跨境平台与卖家的申报、核对机制或将逐步纳入统一体系。
数据正在接管账本,合规正成为新的常态。而就当合规的水位不断上升时,卖家的运营环境亦在同步变化…
AMZ123获悉,近日有卖家在社群发帖爆料称,亚马逊的关键词权重体系疑似出现重大调整。
据该卖家在多个账号和Listing上的测试结果显示,平台的关键词排序逻辑已发生明显变化——标题的权重被显著放大,而五点、描述及Search Term的作用明显减弱。
具体而言,在以往的机制中,Search Term与标题权重接近,是影响自然排名的重要字段;但从近期测试结果来看,这一平衡已经被打破。当核心关键词放在标题中时,Listing的排名提升明显——仅需二三十单即可进入搜索前列;而相同关键词若只出现在Search Term中,即便测评数百单也难以突破前十页。
因而该卖家判断,Search Term的权重已被削减至几乎可忽略的水平, “现在关键词不写在标题里,就等于没写。”
在他看来,这一变化很可能与亚马逊自9月起启动的关键词治理行动有关。平台在清理滥用与侵权词汇的同时,或对Search Term进行了系统性降权,使其仅保留最基本的检索功能。
同时,AI检索机制的引入也可能是另一层因素。由于AI尚未完全读取Listing后台数据,系统更倾向于解析前台信息(标题、五点、描述),从而放大了标题的权重。
这一趋势在社群中得到多位卖家的印证。不少人表示,后台埋词的确“基本没反应”,标题成为排名唯一可控的部分。 同时,他们也提醒,平台对重复关键词的限制仍在收紧,“标题再重要,也没有太多位置可写。”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卖家反映,随着关键词前置,侵权风险也在同步上升。敏感词、品牌词一旦出现在标题中,更容易被系统识别、触发警告或下架。
就在关键词权重调整的讨论仍在发酵时,不少卖家又在监控中发现新的异常——同一父ASIN下的多个子体,竟然同时出现在同一关键词的自然搜索结果中。
AMZ123了解到,据卖家反馈,在以往的搜索逻辑中,同一父体下的变体(如颜色、尺寸等)理论上只能展示一个自然位,以避免重复曝光、影响用户体验,也防止单一品牌“霸屏”首页。
但其在最新的关键词监测中发现,同一Listing的不同变体可以同时出现在搜索页中,分别占据独立排名位置。
例如,在搜索 “dress” 这一类关键词时,搜索结果页面可能同时显示black dress、white dress、pink dress等不同变体,即同一款产品以不同形式并列曝光,占据多个自然位。
这位卖家坦言,自己“并不理解亚马逊此次变更的逻辑”。在他看来,系统完全可以通过买家画像与行为数据,精准匹配最符合需求的款式, 而不是让同一Listing的多个子体反复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同款产品在一个页面上反复出现,不仅降低信息多样性,也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他说。
他推测,亚马逊可能在测试新的展示机制,但从当前结果看,“并不算一次友好的改动”。同时,截至目前,这一展示逻辑的调整也尚未得到亚马逊官方确认。
从卖家层面看,AMZ123认为这一变化的实质,或在于流量分配逻辑的再集中。
当同一父体下的热销变体能获得更多自然曝光,流量会进一步集中在销量高、转化好的商品上。“销量高的变体=用户更喜欢的变体=更值得推荐”,这种逻辑让头部卖家更容易“霸屏”,而中小卖家即便具备差异化款式,也难以突围。
一位深圳卖家直言:“流量都被自己的爆款吸走了,等于品牌自己卷自己。”与此同时,投放广告的新款面临更高难度。“广告花得再多,也抢不过自己老款的自然位。”一位卖家补充道。
因而从整体趋势看,“多变体并列展示”让亚马逊的搜索结果更高效、但也更单一。流量正在集中,生态则在收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注:文/阿飞@AMZ123,文章来源:AMZ123跨境电商(公众号ID:amz123net),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