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席星
编辑丨覃倩雯
在全球光伏装机量以年均24.9%的速度持续增长、电站存量规模突破2000GW的背景下,光伏能源智能机器人市场正迎来重要发展窗口。
在这条新兴赛道上,成立仅三年的丽天智能(LEAPTING)凭借其最大的优势——在专业场景中实现商业化落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尽管光伏行业整体融资环境面临挑战,丽天智能仍在三年内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多家知名光伏领域上市企业,以及像元璟资本、 耀途资本等专业投资机构亦持续加码,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技术实力与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目前,公司正有序推进新一轮融资工作。
而丽天智能交出的成绩单同样亮眼:通过“半年一迭代”的高效研发节奏,公司已在澳洲、中东等市场斩获多项订单,全球出货量突破10000台,产品实现100%出口海外,业务覆盖欧洲、中东、澳洲等全球主要光伏市场,全球累计项目应用达8GW。
面对市场竞争,公司更关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挑战。目前美国市场存在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竞争,尽管主要竞争对手尚未获得大型项目,但当地客户普遍倾向于支持本土企业,这使技术优势不再是唯一决定因素。正如丽天智能CFO孙昊所言:“当项目开始执行的时候,我们发现相比前期外宣的技术优势,客户往往更关注的是投资成本与安装周期,是否能帮助他们在最短的工期内实现效率最优化。”
与此同时,国内同行仍处于技术跟随和产品复制阶段,尚未构成实质性竞争威胁。这种市场格局让丽天智能能够将主要精力投入海外高端市场的开拓,但同时也面临现实挑战。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依赖稳定的资金支持,构筑稳固且长期的资金安全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
在当前光伏能源智能机器人行业技术路线多元、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突破市场壁垒,将是其能否真正实现“有光伏的地方就有丽天智能的身影”这一目标的关键。
以下为雷峰网·鲸犀与丽天智能副总经理兼CFO孙昊的对话内容,鲸犀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与整理。
融资新目标:
超亿元资金,为何首选美元基金?
雷峰网·鲸犀:丽天智能成立三年多就快速完成多轮融资,作为初创公司非常厉害。
孙昊: 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公司的快速发展获得了产业方和财务投资人的高度认可。从天使轮投资人领汇创投,到A轮及A+轮投资人耀途资本和元璟资本的持续加入,极大地推动了公司的专业化进程。
另外,我们先后引入了全球头部光伏企业阿特斯,以及光伏细分赛道的头部上市公司迈为股份和禾迈股份。这些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投资,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我们的技术和市场前景提供了强大的赋能。
经过多轮融资,我们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对公司的研发迭代和全球市场拓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于进一步的发展考虑,目前公司已经开启新一轮融资,正在有序对接潜在投资人。
雷峰网·鲸犀:如今启动新一轮融资,背后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是为了支撑新的技术研发、产能扩张,还是海外市场拓展等特定目标?
孙昊: 2025年成为公司安装业务的爆发元年。2月,我们的自动导航组件铺设机器人(MMR)在澳洲完成首个商业化项目,6月,公司在澳洲再获复签订单,完成第二个商业化项目。7月,公司进军南非市场,MMR(自动导航组件铺设机器人)凭借卓越的施工技术创新能力,为当地光伏项目提供智能化安装整体解决方案。8月,公司在中东市场实现重大突破,成功签约GW级光伏电站安装项目,50台MMR将集中投入现场作业。目前,公司MMR潜在项目已广泛覆盖欧洲、南美、北美等重点市场,全球业务网络持续扩张。
选择此时融资,主要基于三点考量:一是行业步入爆发期,需要资金快速扩张产能以抓住市场机遇;二是为实现全过程无人化的愿景,必须持续投入研发,构建完整的产品矩阵;三是创始人重视构建更高的资金安全壁垒,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做足准备。
雷峰网·鲸犀:针对新一轮融资,在投资方的选择上有什么要求吗?
孙昊: 公司现在已经走出了早期阶段,正处在VC和PE之间的一个成长关口。 基于这个阶段的发展需求,我们优先考虑引入美元基金。 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美元基金对于资金使用和产业布局更加灵活。
第二,公司95%以上的市场都聚焦海外,美元基金通常拥有更广泛的国际网络和资源,我们非常看重他们未来能在海外业务拓展上给我们带来的战略协同效应。
雷峰网·鲸犀:当下光伏机器人赛道竞争逐渐加剧,国内外一些光伏能源及人工智能制造等企业相继推出了光伏安装机器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丽天智能凭借哪些核心优势吸引了投资方的青睐?
孙昊: 谈到丽天自己的核心优势,我认为主要有三点特别突出:
第一,我们是全球首家真正实现光伏组件安装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企业,这份“成绩单”本身就证明了我们的行业引领地位;
第二,我们的先发优势非常坚实。从技术上来看,深度学习算法需要大量真实场景数据来喂养和迭代,后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从市场布局来看,我们主攻发达地区,客户更看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价值,而不是低价竞争,这为我们建立了很强的客户粘性;
第三,我们始终保持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清晰的长期规划。 虽然一直被模仿,但我们始终在技术和产品上保持领先,从未被超越。
雷峰网·鲸犀:您如何看待当前光伏机器人行业的融资环境?相较于前几年,现在的资本对该赛道的关注点是否发生了变化?
孙昊: 过去几年,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概念尤为追捧, 然而,随着市场趋于理性,投资目光正逐步转向那些能够在专业场景中实现真正落地并创造经济效益的工业机器人 ——例如割草机器人、深海清洗机器人,以及我们正在推进的光伏电站自动导航组件铺设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属于特定场景下的室外具身智能系统,其价值核心并不在于形态是否类人,而在于是否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与快速商业化潜力。当前,资本市场愈发青睐具备清晰商业模式和可兑现路径的技术赛道。
雷峰网·鲸犀:投资人为何在光伏”内卷”的背景下,依然看好你们横跨新能源与AI的双赛道故事?
孙昊: 我们把自己定位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双赛道 ,是因为虽然眼下光伏行业看起来很“卷”,融资不易,但从长期来看,未来3到5年、甚至10年,光伏的前景依然是公认的向好——而这恰恰对我们有利。光伏市场的长尾发展,其实就决定了我们的成长空间。
根据行业预计到2030年,每年新增装机量将突破1000GW,未来的市场空间只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投资人对我们越来越关注:他们既看好光伏行业长期的确定性增长,又不愿再扎堆投资传统的光伏主链与辅链领域,而是转向运维和安装的智能化——这正好结合了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的趋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
雷峰网·鲸犀:描绘一下融资后的丽天智能在3年后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最希望公司届时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
孙昊: 三年后,我们相信在全球主要光伏市场上,都能看到丽天智能各种机器人协同作业的景象。那时候,大家提到我们就会说—— 丽天智能是“光伏领域最懂机器人的,机器人领域最懂光伏的”。
为什么我们有信心做到这一点?核心还是团队。我们的创始人王士涛先生是哈工大自动化专业出身,之前在中信博做CTO,在光伏能源领域积累了超过15年经验。我们的CTO来自清华,专注自动驾驶与人工视觉很多年。而我本人也在光伏行业从业十年,曾经负责过A股光伏板块重大的IPO项目。
我们三个人这样的组合——既懂光伏、又懂机器人、还懂资本——就是为了真正把“最懂光伏的机器人公司”这个标签做实、做稳。
全球棋局:
深耕中东、破冰欧洲、布局北美
雷峰网·鲸犀:当前丽天智能在国内外的布局如何?特别是想要打入美国市场,公司层面上有一些预设的应对策略吗?
孙昊: 在光伏领域,中美欧是最核心的三大主力市场,尽管部分新兴市场呈现较高的增长率,但其总体规模相较于中美欧仍相对有限。短期内,中国市场很难实现机器人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且全面以机器人替代人力涉及就业压力与社会稳定等多方面考量。因此,我们将市场拓展的重点聚焦于欧洲及北美地区。
雷峰网·鲸犀:有没有跟美国市场的客户具体的聊过,他们的接受程度如何?
孙昊: 我们正在通过多方资源积极拓展美国市场,目前美国潜在客户对我们的产品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进入美国这样的高端市场,前期过程确实会比较慢,需要耐心铺垫。可一旦成功进入,客户的粘性会非常高——这一点和国内市场的情况很不一样。
雷峰网·鲸犀:澳洲项目的成功交付被认为是全球光伏组件全自动安装的里程碑事件,丽天智能是如何打开澳洲市场的?
孙昊: 我们之所以能快速打开澳洲市场,首先是澳洲当地人工比较贵,客户自身就有很强的意愿去寻找更经济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最根本的市场机会。其次是创始人王士涛先生在行业里扎根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源,澳洲项目的成功签单,离不开当地合作伙伴和股东们的支持,这种渠道优势是很实际的。有真实需求、有渠道资源、有靠谱产品,这三点加起来,市场自然就能打开。
雷峰网·鲸犀:澳洲项目落地之后,给公司带来了哪些好处?
孙昊: 澳洲项目的成功带来的好处是非常直接的。 首先,我们不仅在当地拿到了复购订单,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标杆 。当时很多同行和EPC客户都来现场参观,为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品牌展示效果。
其次,这个项目的成功直接促成了中东GW级订单和南非订单的落地。一些之前可能还在观望的海外客户,在看到澳洲项目实实在在跑通后,就迅速增强了信心,加快了和我们签约的决策。
所以澳洲项目意义重大,它既验证了我们的产品能力,也为我们打开了全球市场的信任通道——在商业化过程中,第一个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往往是最关键的。
雷峰网·鲸犀:澳洲项目作为丽天智能在海外落地的第一个商业化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有没有心理压力?有遇到一些难题或者考验吗?
孙昊: 产品首次出海,研发团队和销售团队心里都很忐忑。就像送自己的孩子去国外读大学,虽然觉得他足够优秀,但面对陌生环境,总免不了会担心他能不能适应。好在“孩子”争气,适应得比预期顺利。虽然过程中难免有不确定的焦虑,但整体落地还是挺顺畅的。
要说真正的考验,其实不在机器人本身——它的精度和稳定性已经很高了。难点更多在于现场协调,比如施工环节的配合、多方协作的流程,这些工程落地的软性环节,反而是我们花精力最多的地方。
雷峰网·鲸犀:公司已在南亚、中东、澳洲、南非等多个市场取得突破,并进行了积极的国际专利和商标布局。下一步的全球市场战略是怎样的?是继续深化现有市场,还是重点开拓新的区域(如欧洲、北美)?
孙昊: 在持续深化现有市场布局的同时,我们将重点拓展欧美市场。中东地区已成功签署GW级订单,但公司在中东市场的潜力远未触及上限,未来将持续深耕。欧洲市场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战略重点,目前部分客户已进入合同签约阶段。美国市场则还需要一定的培育时间,它和日本市场很像——前期客户教育周期较长,但一旦实现突破,后续市场拓展就会比较顺利。
雷峰网·鲸犀:24年丽天智能在湖州自建了工厂,目前产能能够满足订单需求吗?
孙昊: 自建工厂主要基于保障供应和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考量。目前工厂的产能设计已能够满足现有订单需求。在经营策略上,公司始终坚持“以销定产”的原则,避免盲目扩张产能。我们将维持一支基础性的核心生产团队,并根据订单增长情况,通过灵活招募临时用工等方式进行产能调节。
从企业定位来看, 我们更倾向于打造一家由工程师驱动的技术型企业 ,而非重资产的制造企业——过度依赖制造环节可能分散我们在研发上的资源投入与战略专注。
雷峰网·鲸犀:您是否认为,拥有自己的工厂,是高端智能硬件公司必须走的一步棋?
孙昊: 在制造模式上,我们可以参考两家公司——特斯拉全自建工厂,以及苹果完全依赖代工。但我们更倾向于走中间路线,略微倾向苹果的制造模式——不希望成为重资产制造企业。
之所以仍自建工厂,是为了在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但长远看,我们更希望聚焦在软件和算法上,这才是我们的核心价值。硬件本身并非我们的主战场,如果陷入硬件竞争,我们反而会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跟随者。公司的目标是做光伏领域的智能化引领者,而不是去和机器人公司比拼谁家的机械臂更灵巧。
研发路线图:
以清扫为敲门砖,以安装为主战场
雷峰网·鲸犀:据公司发展大事记,机器人应用场景的研发顺序首先是清扫,然后是巡检和安装,三大应用场景的先后顺序是怎么确定的?
孙昊: 公司业务涵盖安装与运维两大板块,其中安装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在2025年实现了井喷式爆发,带动公司整体业务跨越式发展。自创立以来,公司率先以运维业务切入印度、中东等传统光伏清洗机器人主力市场,迅速树立行业标杆。但事实上,我们的核心战略还是推动光伏电站自动导航组件铺设机器人(MMR)。
雷峰网·鲸犀:这样的规划布局是什么时候确定的,内部是否有过争议?
孙昊: 相比投资丽天智能这一品牌,投资人会更看重的是创始人的经营策略。早在创业初期,创始人王士涛先生便已对公司未来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路径与战略目标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具备清晰的远景布局。
当前我们所做的,正是基于这一既定蓝图稳步推进落地执行,而不是像有些创业者“边走边看”的探索模式,甚至出现副业反超主业的情形。公司现阶段的发展节奏与创始人最初的规划高度契合,这种前瞻性的战略能力正是投资人最为认可之处,也是促使所有丽天人凝心聚力的核心原因。
雷峰网·鲸犀:自2022年成立以来,丽天智能几乎以“半年一迭代”的速度快速发展。您如何评价公司过去三年走过的路?哪个成就最让您感到自豪?
孙昊: 最让我们自豪的有两点:第一是公司在三年内实现了扎实的商业化落地,达到了现在的规模和项目水平。这不仅证明了团队的执行力,也验证了投资人当初决策的前瞻性;
第二是我们的技术创新成果。作为研发型公司,我们成立三年以来, 申请专利超过200余项,已授权34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证书,81项实用新型专利。 这个成绩在初创公司里是非常少见的,可以说在行业内树立了很高的技术壁垒。
雷峰网·鲸犀: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推进,光伏电站 “无人化” 成为行业共识,未来2-3年丽天智能将如何布局?
孙昊:公司一直引领行业,按照目前速度,3-5年能看到光伏电站安装“无人化”这个愿景实现。 未来两三年,公司核心仍将聚焦在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全生命周期安装服务,目标是有光伏项目建设的地方就有丽天智能的产品。
而运维方面,我们以清洗为主,因此一代干挂式清扫机器人的重点市场仍是印度和中东。但二代自动导航车载式清扫机器人有望布局全球——一代机主要适用于新建电站,而二代机无需改造原有结构即可适配存量电站,这将大大拓展其应用范围。
雷峰网·鲸犀:丽天智能的机器人采集的数据除了用于优化机器人自身的任务,未来是否会成为公司一项核心资产?比如,打造一个全球光伏电站健康状态的数据库,甚至衍生出电站资产评估、发电量保险等金融和数据服务?
孙昊: 这个问题洞察非常准确。很多投资人也会问:你们的技术壁垒在哪里?华为、理想的智驾团队不是也做自动驾驶和机器视觉吗?
我们的回答始终是两点:第一,我们最懂光伏。公司的核心能力在于把技术真正落地到光伏场景,实现商业化,这是纯技术团队不具备的行业洞察。
第二,数据才是未来的核心壁垒。我们的机器人每日采集的海量图像、温度和运行数据,未来绝不仅仅是运维的辅助信息,它们完全有潜力成为公司的核心战略资产,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雷峰网·鲸犀:目前公司主要聚焦光伏机器人赛道,后续是否会切入如风电、储能、氢能等细分赛道?
孙昊: 公司现阶段将继续专注在光伏赛道并进一步深耕目前我们主要服务集中式光伏电站,接下来还会拓展分布式光伏市场。未来遇到合适机会时,也不排除考虑切入其他细分赛道。
雷峰网·鲸犀: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团队。丽天智能如何吸引并留住来自哈工大、清华等顶尖院校的人才?
孙昊: 公司能吸引并留住顶尖院校的研发人才,核心来自于人才对于创始人的认可,以及对创始人未来规划的肯定。同时,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与核心人才进行了深度绑定,加入丽天智能等同于投资丽天智能。
雷峰网·鲸犀:在加入丽天智能之前是以投资人的视角观察公司,加入之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孙昊: 加入公司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公司的团队实力,尤其是研发能力,比当初作为外部投资方时看到的要强太多。作为投资方不一定能看到公司最核心的部分,而现在作为公司一员,负责投融资、财务、供应链、内控等业务后,更深切地体会到丽天智能这家公司比我想象的更强大,走的会更远。
]article_adlist–>
(转自:元璟资本)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