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送礼 还有惊喜吗?


文丨李金津      编辑丨董金鹏

【亿邦原创】年初,微信“蓝包送礼”重燃电商圈久违的激情。考虑到新功能可能抢占线上社交送礼的心智,一众品牌商家蜂拥而至,一些平台也推出相似产品功能,社交媒体也热议它将如何“奇袭传统电商”。

市场变化比人们想象的要快。如今10个月过去,2025年快要过去了,“送礼物”似乎没有迎来大爆发,相关话题也从大众焦点滑向边缘。曾疯狂涌入的“蓝包送礼”商家,一部分此后尚未真正开展系统性运营。

如果我们将视线放远,将会看到整个礼品市场也在经历痛苦的洗牌:高端烟酒价格回落,茶叶月饼“销路降温”,而增长正在进入更分散和小众的领域。比如,尽管月饼整体惨淡,但手工制作且带有地域风味的新鲜月饼却受人追捧。

“蓝包送礼”显然难以独善其身。流量光环散去,在此经营的商家也走向分化,有人停止运营,有人继续探索,在细分场景和产品迭代中不断捕捉机会。近期,亿邦动力与商家交流,发现一部分商家已吃到细分市场红利,可谓常规之外的惊喜。

01

第一批商家已经尝到甜头

有人增长10倍,有人退货率仅3%

中秋作为传统送礼高峰,成为众多商家试水“送礼物”的重要节点。一批嗅觉敏锐的商家,正逐渐从微信生态的社交送礼中尝到甜头。从品类来看,食品饮料、美妆香水、玩偶图书和3C数码成为热门选择。

亿邦动力获悉,多家休闲食品品牌在中秋期间迎来销售小高峰。比如澳门风味的食品特色品牌“葡记手信”,在今年中秋期间(9月26日至10月6日),“送礼物”功能贡献GMV近70万元,“至少有3000多笔订单通过送礼功能完成,”葡记手信内容电商负责人夏媛称。

再比如老字号餐饮品牌“同庆楼”,依托“送礼物”功能,在近两个月内达成GMV同比增长300%。负责人称,该渠道的ROI较传统渠道提升近2倍,礼品订单占总订单比例达25%。某品牌售卖粽子,7月开始布局,中秋活动开始后,短期内(9月23日-10月6日)的送礼订单占比达到70%。

拿到结果的,不止品牌,还有产业带商家。比如零食味滋源,在端午试水后,中秋进一步发力,送礼GMV环比暴涨10倍。“端午当时已经结束了,突然发现就多了二三十万元的自营(销售额)”。味滋源微信小店负责人马世迪说。

马世迪称,今年中秋味滋源整体业绩不算太满意,其他平台的利润、销量没有往年好。特别是受去年美诚月饼事件影响,今年月饼业绩大幅下滑。此前,味滋源和某主播合作,光一个平台就卖七八百万,今年业绩骤降。

但在微信生态的利润,却高于去年。他认为,这得益于自营订单占比提升,以往90%的业绩靠达人分销促成,分走很大一块利润,而今年通过“送礼物”,自营订单占比提升到20%以上,带来整体利润增长。

“蓝包送礼”的另一个红利是退货率普遍较低。比如,同庆楼退货率仅3%,转化(点击转化率)大概接近9%;味滋源的送礼订单“退货率不到3个点”,而同期其他平台退货率20%。

根据亿邦动力调查,较低的退货率,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用户心理:送礼是基于情感和信任,决策更慎重,而收礼方通常也不会轻易拒绝这份心意。另一个原因是,退款需收货人发起,款项退至收货人账户,进一步降低了退货概率。

除了中秋节日,一部分商家告诉亿邦动力,“送礼物”的日常转化能力也颇为平稳。比如东方甄选,中秋期间其送礼GMV环比8月增长219%,订单数增长96%,礼品订单占比达16%。而在平销期,该比例仍稳定在6%-8%之间。东方甄选小店负责人告诉亿邦动力,基于真实社交关系的“随手礼”需求,已经为他们带来稳定的自然收入。

平稳转化或与平台人群特征相关。从多个商家反馈的数据来看,送礼物的人群年龄在30-50岁左右(人群年龄相较大盘其他订单略有下移),女性占比55%-65%。不少商家提到,微信送礼的人群购买力较强,多件购买行为普遍,有商家客单价高达700元。

除了销售转化,一些品牌看重“蓝包送礼”的品宣价值。对味滋源而言,微信覆盖了大量独有用户群体,为其带来难得的“破圈”机会。“例如在坚果品类,很多不常使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可能只听说过三只松鼠这类传统品牌,”马世迪说,“但通过蓝包,味滋源也成为了他们送礼时的一个新选项。”

与此同时,部分品牌通过“蓝包送礼”突破地域限制,触达更广泛人群。比如同庆楼,门店主要集中于安徽,而通过送礼活动辐射至周边省市乃至更远地区。同庆楼微信小店负责人认为,“这些是比销售额更重要的考量”。

02

品牌商家爆款心法曝光

低价失灵运营不被动跟随流量

品类与规模各异,但这些通过“送礼物”获得增长的商家,都遵循着同一套运营方法论,其中就包括精准选品、场景化营销和全链路协同。

“一开始肯定是想着卖爆款,后面尝试新品,效果也不错,”夏媛说,除了爆款,葡记手信拿出门店现烤爆品芝士凤梨酥和经典流心奶黄饼等,组合成新品礼盒,分量大,种类多,质价比高。开售两三天后,新品开始放量,单品单日突破十万,反超爆品。

想做好送礼,关键在于选品。第一批尝到甜头的商家,起初几乎都以现有爆品为主。不过,爆品再爆,靠的是大包装礼盒。比如,同庆楼总共6-7个SKU,最受欢迎的同庆“富茂尊月”礼盒(往年做得最好的一款礼盒产品),售价128元/盒,卖出几千盒;味滋源卖三年的爆款提篮月饼,中秋卖出几万盒。

同样一盘货,要想卖得好,就得有场景化的营销。牛肉丸、鳕鱼排等食材,被东方甄选放在“家宴”主题下,包装成了“心意”,GMV增长突破500%。石榴、猕猴桃等水果,作为重点推介的伴手礼,增长也普遍超过200%。

另外就是价格,微信送礼卡价格带。传统电商“满减、低价”的硬广模式,在“蓝包送礼”中并不灵。在微信送礼场景中,品质和心意远胜价格,成为送礼人考虑的第一要素。素材和文案,更多讲述的是故事、情感和关怀。

比如味滋源,刚开始以为9.9元的零食转化会比较好,但转化率很低,分析发现性价比很高,但送礼别人会介意。他们调整策略,挑选价格更高和包装更精美的产品,最后主要动销价格在30元左右。

除了上述常见运营,商家做“蓝包送礼”,还有一些独特的细节需要注意。蓝包设计是重要的一环,其中就包括“送礼物”的封面、分享页和抬头主页的设计。此外,微信“送礼物”还有送贺卡的功能,用户留言在订单上,商家可代写贺卡,随商品一起送出。

马世迪曾尝试在商品主图中突出展示品牌大Logo,并将“销量第一”等销量证书作为信任背书与送礼话术结合,以期增强说服力。然而,这类操作容易被平台判定为夸大宣传或图片违规,导致商品曝光被限制,实际效果适得其反。

微信生态的优势是公私域联动,公众号负责图文种草和互动,视频号除了自发素材,还联动带货者发布预热视频种草,私域场景高频唤醒和转化。东方甄选微信小店负责人认为,在微信生态,运营节奏不是被动跟随流量。

“有节日就营销节日,没节日就创造节日。”东方甄选会策划月度营销活动,并根据活动主题进行调整,比如中秋家宴、4月露营季和“双11暖心囤货季”等。“构建一个充满温情和生活气息的消费场景,主动为用户创造消费的理由和情绪。”该负责人说。

除了前端展示,品牌在节日期间会对后端的人员、物流和客服进行调整。多家品牌提到,在节日前后三天订单集中的时候,会对人员进行增援。一家品牌称,仓库会安排临时工,节假日人员比平时要多3倍。发货加班到12点,物流“不停收,不停发”。

夏媛有一个微妙的观察,只要礼物成功送出,意味着心意送达,赠送行为也已完成。对于临时想要“表达心意”的用户,蓝包将和红包一样,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这在许多商家的数据中得到印证,送礼订单在中秋当天及前后两天集中爆发,而以往高峰在节日前几天。

03

专区入口带来超预期曝光

商家称现在挺后悔入驻晚了

亿邦动力曾与一位商家交流,对方称此前在直播间引导用户送礼物,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成交金额占比不到2%,很快就放弃了,认为很“鸡肋”。

一开始,舆论将“送礼物”捧得很高,等效果不及预期时,又迅速转向另一极端。普涨捡钱的时代,早就已经终结。另外送礼作为低频需求,对品类有限制,也难以承载靠送礼撬动巨额增量的期望。

不过,根据亿邦动力的调研,一些商家将其当作“小而美”的功能来用,再辅之以精细运营,反而能抓住机会,能带来一波小小的惊喜。同庆楼微信小店负责人告诉亿邦动力,“现在挺后悔在微信入驻晚了”。

目前,参与微信送礼活动的商家,其实并不是很多,竞争也不算激烈,而费用成本仍然较小。“在其他平台参加这样的活动,付出的费用会更高昂。”同庆楼微信小店负责人说,“‘送礼物’的营销策略和效果,是很多平台暂时没办法达到的。”

“送礼物”功能自推出后,经历了快速且密集的产品迭代:

· 2024年底,“送礼物”开启灰度测试;

· 2025年1月上旬,“送礼物”获得聊天界面入口,与“红包”、“转账”并列;

· 2025年1月下旬,支持群内发送“蓝包”;

· 2025年4月,公众号、服务号图文场景支持“蓝包”礼物抽奖;

· 2025年5月月,小店支持赠品送好友,直播间送礼功能;

· 2025年6月,支持送礼人代收礼人发起售后能力;

· 2025年7月,小程序支持送礼物。

此外在蓝包的收礼页面,还支持更换同价位商品。

这些针对不同场景的功能迭代,给商家带来意外增量。东方甄选微信小店负责人称,群聊是送礼订单的核心来源场景之一,其中包含家族团购和部门福利等订单。另有部分商家反馈,直播间送礼也给他们带来部分新增订单。

“后期一些达人也找过来,说送礼功能可以和福袋结合。”马世迪说,味滋源和达人合作,送礼物卖出2000-3000单,“品宣这块就不需要再花多余的广告费”。

商家和业内人士普遍反映,平台对“送礼物”的重视程度仍在提高。“今年5月,行业运营找到我们,一起规划今年的月饼。”一位商家称,和行业运营拉群之后,他们会在群内一对一分享当期活动,以及优化商品运营等。

多个商家反馈,中秋期间,平台上线的“送礼活动专区”,带来超出预期的流量曝光。同庆楼的送礼流量,专区入口贡献了40%,搜索端占30%,小店首页占20%,其余来自社群与外部分享。美心月饼和味滋源,40%的送礼订单源自专区。葡记手信,中秋专区占比更是高达60%。东方甄选也称,中秋礼物专区是订单的核心爆发场。

过去,微信官方希望商品如信息般自由流动,尽量少地人为干预和流量分配,也没有做集中化的聚合入口。但这也容易导致流量分散,品牌难以在关键节点实现集中触达和业绩爆发。中秋“送礼活动专区”,通过聚合流量带来可观曝光与转化机会,或许可以给产品升级迭代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另外,搜索流量对送礼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部分商家已针对搜索开展运营。比如味滋源,在微信小店开设了5个小店,中秋期间光月饼就有20-30个款,SKU达100多个。“现在店铺开那么多,产品链接做那么多,就是为了增加(搜索)曝光量。”马世迪说,“多店和多SKU的方式,使得中秋活动的效果比之前更好。”

尽管已经有一些惊喜,但多数商家认为,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在运营与曝光方面,商家普遍反映该功能在非节日期间的流量较弱,希望平台能主动牵头IP联动或品牌联名活动;另外针对送礼引入专属优惠券、赠品搭配或积分抽奖等常见营销工具,增强转化的灵活性。

在功能体验上,目前“送礼物”仍以“送”为核心,收礼环节的互动反馈仍在完善中,目前收礼方可及时告知送礼方“礼物收到了”,也能评价礼物订单。提及下一步规划,商家普遍反馈将在接下来的圣诞节、年货节加码送礼。

尽管不如年初许多人的预期,“送礼物”还是为品牌提供了一条差异化路径,在低频场景做深价值,细分需求中做透服务。可以确定的是,在流量红利见顶的今天,每一个能提升转化效率、增强用户连接的“小而美”的工具,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微信送礼 还有惊喜吗?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