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治理变为“跑在芯片上的代码”


AI(人工智能)的爆发给千行百业带来巨大想象空间,但同时,AI治理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8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论坛,学界与业界就“推动AI技术创新有序发展”这一话题各抒己见。

AI仿冒CEO语音诈骗3.2亿美元、人机交互中AI大模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隐藏代码通过AI邮件处理窃取数据……这两年,AI相关的风险频频成为话题。有数据显示,去年,AI风险事件总数比2022年增加超20倍,利用AI生成虚假内容的违法犯罪事件也日益增多。

此次峰会发布的《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报告中指出,近年来,AI相关的恶意利用与网络攻击呈明显上升态势。生成式AI驱动的深度伪造行为在去年同比增长118%,今年全球相关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预计将高达10.5万亿美元。

“目前很多对AI的监管手段还停留在10年之前,这是远远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现状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联盟主任约翰·希金斯表示,“同时,国际上AI监管还存在显著碎片化这一问题,亟需弥合分歧,形成统一规范。”

我们正在努力。

9月15日,《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发布,这距离《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的发布仅一年有余。该文件的发布结合AI技术发展和应用实践,持续跟踪风险变化,完善优化风险分类,研究探索风险分级,动态调整更新防范治理措施。

“AI治理的中国方案已见实效。”阿里巴巴集团公共事务总裁闻佳说,“有个说法很流行,即‘困在算法里的外卖小哥’。如何让算法赋能骑手而非逼迫骑手超时超体力工作,网信办带领我们作了很多努力。”她介绍,阿里巴巴一年开了200多场恳谈会,让400万名骑手介入到算法优化中,并将算法规则、原理、机制在App上公示,让骑手们清楚了解自己的收入、安全和劳动强度。

未来,该如何更好治理AI?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陈柏珲认为,用技术治理技术是关键。

快手科技高级副总裁马宏彬也认同这一观点:“要让治理从‘写在纸上的规范’变为‘跑在芯片上的代码’”。也就是说,把治理条款编写成程序,嵌入AI软件里。AI治理不应该仅是“口头条款”,更应该运用技术手段,以实现更好管理。“将治理嵌入技术,合规就不再是创新的约束条件,而是创新的方向指引。”

创新和治理,将是AI技术发展过程中永远无法回避的两个核心关键词,我们任重而道远。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让AI治理变为“跑在芯片上的代码”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