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价值破茧:爱立信以差异化连接助力运营商穿越周期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新加坡,用户通过专属网络通道可享受《王者荣耀》的流畅体验,即便高峰时段也能告别卡顿困扰;在中国,景区网红主播依托定制化服务提供的大上行带宽,可确保直播画质清晰稳定;在美国棒球大联盟比赛现场,观众可实现POS机秒刷卡购买零食,背后是网络资源的精准调度……差异化连接,正越来越多地在全球各地成为现实。

“差异化连接得到了全球运营商的广泛认可,目前爱立信已拥有超过80个成功案例。”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表示。

直面“增量不增收”的行业痛点,告别“售卖连接”的传统思维,拥抱“售卖服务”的全新理念,爱立信通过差异化连接助力运营商在建设好5G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管理好和运用好,从而助力运营商穿越价值周期,实现良性增长。

破茧化蝶:从“售卖连接”到“售卖服务”

全球5G发展已进入规模化成熟阶段,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已有354家运营商正式商用5G网络,其中约70家部署或推出了5G SA网络。在5G网络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网络价值变现却迟迟跟不上步伐:在To C市场,移动用户相关收入增长已陷入停滞状态,运营商ARPU增长普遍乏力。

“全球电信行业的商业模式急需破茧化蝶。”爱立信中国区CTO王浩博指出,“我们在‘蛹’里待了太久——从2G到5G,从通话时长、短信条数到数据流量,运营商一直采用按量计费的单一模式,容易陷入低价、同质化竞争的内卷困境,ARPU增长面临挑战。”

如何破解行业困局?爱立信的思路是通过差异化连接模式,让用户为使用体验或者服务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付费。通过额外付费为优质体验买单不难分析,为可预测性和可控性付费如何理解?王浩博举例说明:我们可以畅想未来在地铁场景中,运营商不仅可以在有保障的地段提供差异化的连接,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不能保障的时候,提前告知用户哪些时段和站点的网络体验可能较差,让用户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差异化和可预测的服务能为用户带来可预测的未来掌控感,同样具有潜在价值。

如果说破解“增量不增收”困境是差异化连接的内生动能,那么AI应用及各类新设备对网络需求的增长,则构成差异化连接的外在动力。

“AI应用及各类新型设备持续接入网络,对网络能力的需求出现了差异。”吴立东举例,视频点播和直播在网络时延、带宽、上下行速率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如果给所有应用分配同等网络能力,无疑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具身智能的出现使得这一需求更为迫切。爱立信中国区行业方案技术总监王中表示,具身智能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后端系统,相比其他应用对网络上行需求更为突出。而随着具身智能应用范围的拓宽,网络上行数据量将十分可观。同时,具身智能对边缘侧就近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将带来分布式计算需求的大幅增长。

爱立信所倡导的差异化连接,对5G技术能力进行打包,针对不同应用、不同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从本质上看不是“售卖连接”,而是“售卖服务”。吴立东介绍,差异化连接理念提出一年多来,已经得到全球运营商的广泛认可。

螺旋上升:AI赋能下的场景“轮回”

挑战与机遇总是相伴而生。在5G变现面临挑战的同时,AI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在王浩博看来,AI不是“选做题”,而是“必答题”,AI已融入各行各业和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所有个人、企业、行业都将被AI大潮所裹挟。

AI大潮无法回避,唯有积极拥抱才能获得红利。对于如何充分用好AI技术,爱立信有两方面思路:一是Networks for AI,即让网络更好地适配和服务AI,从而推动AI价值最大化;二是AI for networks,即将AI作为助力自身发展的工具,借助AI应对网络日益复杂的挑战。

根据最新的《爱立信移动报告》,全球移动网络架构复杂性持续提升,4G网络短期内难以退网,5G-A已逐步落地,未来6G也将推进,而部分物联网设备及个别地区的2G网络未完全退网。多重网络制式并存,兼顾人和物的服务需求,使得网络体系愈发复杂。

毋庸置疑,随着差异化连接的推出,网络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如何规划、设计、建设、维护与运营好网络,及时发现、解决和优化各类问题,已成为极具挑战的任务。“问题日益复杂,应对越发困难,因此充分运用AI技术尤为关键。我们将AI定位为网络管理的‘助手’,借助AI更好地运维网络,从而充分释放网络能量,实现价值最大化。”王浩博表示。

纵观全球,自智网络建设是全球运营商在AI与网络管理相结合方面的普遍做法。王浩博表示,自智网络是TM Forum的倡导方向,爱立信与全球各大运营商均在该组织框架内推动自智网络持续演进。他介绍,爱立信拥有自智网络的特色解决方案,目前已与马来西亚DNB、丹麦TDC等多家运营商达成合作,实现L4级自智网络。数据显示,通过自智网络,爱立信可提前预测95%以上的网络故障,将频谱与容量效率提升约15%,以及降低14%的网络能耗。

而随着AI应用的持续深化、网络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场景将出现回归——过去人们起床后先做好早餐,然后打开报纸、电视或者收听广播,以了解新闻资讯;如今,人们睁眼后先打开手机,查看社交软件和新闻及天气APP;未来,人们睁眼之前具身智能已做好早餐,并拟好计划安排,待人们吃早餐时便呈现在眼前供参考。“看似一种轮回,实则科技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王浩博认为。

根植沃土 :中国差异化连接前景看好

差异化连接是5G时代的阶段性话题,还是面向未来的长期变革?对于这一问题,爱立信的答案是后者。“从5G、5G-A到6G,差异化连接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网络技术,而是整个商业模式的突破性升级,未来的6G一定是差异化连接。”吴立东认为。

这背后是来自终端和应用持续繁荣的强劲动能。王中表示,传统的手机使用方式将不断变化,耳机和AI眼镜等新型终端将迅猛发展,例如今年在Meta智能眼镜的带动下,很多厂商切入AI眼镜赛道,由此带来对网络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XR、专网业务、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将给网络能力带来更复杂的需求,因此差异化连接是必然趋势。

如前所述,随着差异化连接的推出,网络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要做到差异化连接,网络需要具备识别用户和配置性能等能力。然而目前全球仍有大量5G网络停留在NSA模式,采用SA模式的运营商不足一半,因此5G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实现网络全面升级仍需持续发力。

展望差异化连接的未来,爱立信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王浩博表示,中国创新能力处于领先水平,消费者与企业对AI等新事物、新应用非常感兴趣,这为中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新应用的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各类新型终端产品与应用场景在这片创新热土上不断涌现、快速发展,市场对网络的需求也必将持续扩大。因此,我对差异化连接的发展及更适配AI服务的网络能力充满信心,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吴立东认为,从应用终端到网络设施,中国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且每个环节都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生态体系。若能充分依托已有的优质网络基础,进一步推动网络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差异化连接为各类应用提供精准支撑,那么中国相关领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扎根中国130余年,爱立信既是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深度参与者。自中国5G建设启动以来,爱立信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依托全球洞察与实践,为中国的运营商合作伙伴提供了独特价值。如今,依托中国完善的产业链、领先的创新生态与广阔的市场空间,爱立信差异化连接理念正找到最佳实践土壤。恰逢中瑞建交75周年,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东风下,爱立信表示,期待与中国运营商、产业伙伴继续加强合作,共同将5G、5G-A网络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助力中国网络实现从规模领先到价值引领的转化。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5G价值破茧:爱立信以差异化连接助力运营商穿越周期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