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专题top end-->
<!-- 期货推广begin -->
<!-- 期货推广end -->
<!-- 秒拍begin -->
<!-- 秒拍end -->
<!-- 视频播放器start -->
<!-- 视频播放器end -->
<!-- 行情图begin -->
<!-- 行情图end -->
<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12/w550h362/20251118/c745-85d24efb66a9263d55cc5399f58b6783.png" alt=""><span class="img_descr"></span></div>
文 | 《次世代车研所》栏目 张奥
退出中国市场的极星汽车,仍危机四伏。
截至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美股收盘,极星汽车股价大跌16.28%,股价仅约0.5美元,退市在即。据该公司2025年中报,极星汽车营业收入14.23亿美元,归母净利润-11.93亿美元,同比下滑119.37%,资产负债率高达217.11%,已资不抵债。
在今年6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向其注资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进行股权投资试图“救火”,彼时极星汽车股价为1.06美元。仅上述这笔“加仓”投资,李书福5个月时间内浮亏已超50%。
不久前,极星汽车刚刚关闭了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转型线上销售。据《次世代车研所》了解,极星汽车目前旗下仅有Polestar4一款车型,Polestar2已停产,Polestar3处于未上市阶段,生产线仍在国内。
对于汽车的售后维修,客服解释:“可以到官方授权的沃尔沃4S店保养,但并非所有授权店都可以提供服务。以北京为例,大约有三到四家授权店,去前需预约。”
面临退市,售后成难题
回望极星汽车的上市历程,2022年6月24日,极星首次登陆纳斯达克。仅仅三年半时间,极星汽车的股价已经从13美元跌至约0.5美元,累计跌幅达94.4%。

更值得关注的是,极星汽车正面临退市危机。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股价需连续 30 个交易日高于1美元,而极星汽车的股价长期徘徊在1美元以下。极星汽车必须在2026 年4月29日前完成整改。
公开信息显示,极星汽车由沃尔沃和吉利控股集团合资打造,曾宣称要对标特斯拉,2017年宣布独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的几年内,极星汽车的销量几乎没有过于亮眼的表现。
在全球市场上,2021年至2024年,极星汽车的销量分别为29000辆、51500辆、54626辆、44851辆。具体到中国市场,极星汽车四年间最高年销量仅2048辆,其余三年围绕1500辆上下波动。2025年以来,极星汽车国内业务几乎停摆,今年前10个月仅卖出163辆车。

或也正因销量的连续不景气,今年10月,极星汽车关闭了其位于上海前滩L+Plaza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极星汽车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极星正在战略性地调整在华业务模式,以更好地契合中国市场多样化、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零售门店的关闭并不意味着极星将退出中国市场。此次调整不会影响现有极星车主的任何权益,其他在华业务亦保持稳定运行。”
目前,极星汽车主要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等数字渠道了解产品信息并完成购车流程。据了解,极星汽车目前旗下仅有Polestar4一款车型在售,Polestar2已停产,Polestar3处于未上市阶段,生产线仍在国内。价格方面,Polestar4共两个版本,单电机指导价为33.99万元,双电机为39.99万。至于详细成交价,极星汽车官方客服表示难以提供,“需详谈。”
对于汽车的售后维修,客服表示:“可以到官方授权的沃尔沃4S店保养,但并非所有授权店都可以提供服务。以北京为例,大约有三到四家授权店,需提前预约。”
另外,据车质网投诉数据,极星汽车还被广泛吐槽存在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有消费者称,极星汽车前方雷达多次误报警,经过5~6次检修才勉强解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更令人担忧的是,极星汽车还存在严重的装配工艺缺陷,包括门把手异响、车内多处异响等问题,而售后部门却以“通病”为由推脱维修。
“极星是吉利布局全球化的桥头堡”
事实上,极星汽车的困局早有迹象。早在2023年5月,极星汽车就公开表示,正在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包括冻结全球招聘并裁员10%。而今年以来,这种调整还在持续加速,包括开启针对销售和运营部门的减员计划、收缩渠道网络等。
比如在2月,极星汽车此前和吉利旗下星纪魅族联合成立的极星科技,便被曝出进行组织架构调整。4月,极星汽车发布公告称,与星纪魅族签署了终止协议,决定结束双方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
业务方面的萎缩直接导致了业绩端的下滑。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极星汽车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近60亿美元。据2025年中报,极星汽车营业收入为14.23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11.93亿美元,同比下滑119.37%,资产负债率高达217.11%,已资不抵债。

基于这种情况,吉利集团正抓紧“救火”:一方面,股东沃尔沃宣布减持极星汽车,防止亏损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吉利集团持续为其“输血”。6月中旬,极星汽车宣布获得来自现有投资人PSD Investment Limited的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股权投资,后者正是由李书福实际控制。若按此计算,截至11月14日美股收盘,仅上述这笔“加仓”投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5个月时间内浮亏已超50%。
对于不断“加仓”极星汽车的原因,去年8月,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曾回应称,这是因为极星是吉利控股集团布局全球化的桥头堡,对集团的全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诚如其言,在吉利集团公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销量数据中,集团整体出口近30万辆,其中极星汽车贡献4万辆,占比达13%。虽然基数较小,但也表明极星汽车仍然是吉利迈步海外的其中一角。至于极星汽车还要多久才能实现“自我造血”,李书福或许比谁都更希望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