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要求和评价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8219.1—2025)、《智能家用电器应用场景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46505.1—2025)等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两项国家标准从“智能能力”和“场景效果”两个关键维度清晰界定了智能家电,既给企业研发生产确立了规范,也能够让消费者明白选购、安心使用。
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能够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他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要求和评价 第1部分:通用要求》明确,智能家电需具备数据管理、人机交互、智能控制、智能运维等关键能力,并建立L1至L5五级智能等级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分划分等级,消费者一眼就能判断产品智能程度。同时,要求企业明确标注智能功能的具体效用、网络接入方法、信息安全风险提示等信息,让消费者用得更加便利。
《智能家用电器应用场景 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了环境管理、健康管理、能源资源管理等9类智能家电典型应用场景的实现方式和技术要求,为产品研发和生态互联提供了清晰框架。以环境管理场景为例,要求温度波动不超过±2°C、颗粒物洁净空气量实测值不低于标称值的90%,并规定了卧室与客厅区域的噪声上限,以及光线调节正确率不低于80%等,确保智能互联效果可测量、可评价。(记者 蒋菡)
(家电网® HEA.CN)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