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妇联在茂名市召开2025年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下称“小额贷款”)片区调研活动座谈会,与粤西片区的茂名、阳江、湛江、肇庆、云浮五市妇联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政策落地经验,共商发展对策。广东省妇联一级巡视员罗敏出席座谈会。
当天下午,参会人员还深入高州市泗水镇大联滩底村、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实地调研,见证“金融活水”滋养下的巾帼创业成果。
据悉,该项目实施15年来,省级贴息贷款已达25亿元,直接惠及4万余名妇女,带动超10万人就业,成为激活乡村振兴“她力量”的重要引擎,更在推动城乡融合、产业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金融赋能
催生多重发展效益
茂名小额贷款重点支持“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其中第五期项目中该领域贷款占比超三分之一,助力120余个妇女创业项目扩容;廉江利用小额贷款助力培育红橙、荔枝等20多个特色产业,其中良垌荔枝种植3万亩,年产值超3亿元,带动2000余户增收……
15年来,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已经成为广东妇女发展致富的“金钥匙”,省级贴息贷款达25亿元,直接惠及4万余名妇女,带动超10万人就业。众多创业妇女在政策支持下,不仅实现了人生价值,更推动了当地产业振兴,还为周边妇女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展现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的新时代女性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在小额贷款的支持下,妇女创业业态也在不断丰富,从传统农业向电商、文旅、康养等领域延伸。湛江市遂溪县的陈燕获得贷款后,开设海鲜电商直播间,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带动5名妇女成为专职主播;肇庆市鼎湖区的梁丽娟依托贷款创办巾帼康养中心,解决20名妇女的就业问题。
“妇联的支持和妇女小额贷款对我们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高州市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常珍告诉记者,在妇联组织“娘家人”的关心支持下,合作社先后获得了两笔30万元贷款,扩大规模,建设冷库,引入深加工生产线,销售额从年900万元增至1800万元,带动200余名妇女就业。
多元施策
构建巾帼创业支撑体系
肇庆打造财政托底、金融赋能、社会助力的多元体系,17年来累计放贷超5.2亿元;茂名构建“省级引导、市级统筹、县区跟进”资金保障模式,贷款总额连续12年位居全省首位……在推动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过程中,全省各地妇联与财政、农商行等部门联动紧密,以协同机制破解融资难题,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
同时,全省各地妇联政策宣传与技能培训双管齐下,力求惠民政策直达基层,发挥其真正实效。如阳江市妇联依托各级“妇女之家”,组织妇联干部、贷款创业妇女等开展小额贷款专题培训,累计培训100期,覆盖妇女1万人次。同时联合市农业农村局、邮储银行阳江分行等部门开展培训,帮助妇女提升创业能力,实现从“会生产”到“善经营”的华丽转身。茂名高州组建的“妇联干部+金融专员+创业带头人”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开展宣讲126场,将政策知晓率从75%提升到了92%。
创新模式
“确保政策惠及更多妇女”
交流活动上,各地也结合实际提出优化方向,齐心聚智推动小额贷款项目更好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茂名计划推出“组合贷”,试点“免担保”信用贷,安排30%贴息资金支持特色产业深加工;湛江拟组织“妇联+银行+专家”服务队,开展电商、文创等专项培训,建立“一人一档”跟踪机制;阳江计划搭建“需求妇女台账”,促进精准对接。
“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是目前贴息政策中运行最好的项目,性价比非常高,是花费小钱办大事的典范。”茂名市财政局副局长梁建旭建议说,“接下来,可以考虑通过改变支付方式、优化政策设计,更好地发挥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的作用。”
罗敏强调,小额贷款项目是助力妇女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各级妇联要继续提高认识并高度重视;要扩大全流程宣传,贷前动员、贷中帮扶、贷后树典型,提高政策知晓率;要强化部门联动,联合财政、金融等部门,提供精准服务,把钱花在刀刃上;要守正创新,探索“贷款+保险+培训”“信用贷款”等模式,破解担保难、融资贵问题,确保小额贷款政策惠及更多妇女,继续助力“百千万工程”,更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凝聚一股“巾帼力量”。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