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记者行活动,走进肇庆市端州区
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 通讯员林荫报道 近在身边,往往会有你不去会抱憾的美景。11月26日至27日,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记者行活动,走进肇庆市端州区实地感受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效。
那些散落在苍茫间的“遗珠”,正在被有机串联。记者了解到,自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以来,全省已因地制宜打造绿美点257个,建成绿美古树乡村106个、新建古树公园55个,建设郊野公园、山地公园114处,绿色开敞空间持续扩容。
岩前社区和中心湖绿美点
七星岩对面的小荒山
如今花开灿烂白鹭飞
记者一行首先来到岩前社区和中心湖绿美点。正在谋划建设的岩前象岗绿美点,曾经是一个无人踏足的小荒山。不过,这里对面就是1986版《西游记》取景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七星岩风景名胜区。
如何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头美起来?破解办法是一条穿山而过的云道。只需走过几段台阶,便能轻轻松松享受这段旅程。秋日,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美丽异木棉开得灿烂,深浅不一的绿与湛蓝的天空遥相呼应,每一步都是治愈。
终点站是一座观景台,除了能欣赏建筑的曲线之美外,还有网红“天空之镜”。不过,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仍是一览众山的喜悦:肇庆的山、湖、城、林尽收眼底,谈笑间,一只又一只白鹭划过天际。
虽然还未完全建成,但已经有不少旅游大巴在山脚驻扎。记者看到,穿着旗袍的姐妹在云道间一字排开,姿态优雅。对于当地村民来说,绿美点的建设则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统计,附近已有八十多家主题民宿,主要承接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客人。
双龙中心湖绿美点
百花密林百年仍欣欣向荣
或为万物共生的诗意范本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双龙中心湖绿美点。让这条湖“活”起来的,同样是一条环景观步道。远山映衬之下,湖面更显宁静。一株落羽杉感知到温度的变化,率先黄了起来。镜头下,粗针般的叶片颇有质感。
距离此湖不远,便是龙溪栈道。这里有全省唯一一条4公里的水翁林带,大部分水翁树龄高达200年以上。顾名思义,水翁只有长在水边才可活。过去,它那小小的果实,成为几代人童年记忆里的清甜。记者注意到,水翁根系发达,树干蜿蜒。一些攀爬植物为其倾心,成为水翁臂膀上的“小衫”。
当日,一群小学生乖乖坐在路边,拿着画笔写生。据说,这里最热闹的季节是夏天,游客们喜欢在溪间扎一个露营椅,在树荫下寻找岁月的痕迹。到了晚上,便去看漫天的繁星和萤火虫。
一位树木保护专家曾告诉记者,古树和普通的行道树、小树是不同的。后者是连片存在的;古树自己本身就构成了一套生态系统,影响着整个片区的鸟类、昆虫甚至微生物。百年仍欣欣向荣的百花密林,或许就是万物共生的诗意范本。
数说
广东高水平打造精品绿美点32个
肇庆市端州区委常委、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任黄海平介绍,端州坚持“生态惠民、绿脉融城”理念,精准选取基础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可达的关键点位,因地制宜打造各美其美的绿美点,带动建成446个“小而精”“小而美”的绿美生态微空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沉浸式亲近自然、乐享生态福祉。
“我们要实现‘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促进森林资源量质齐升。”肇庆市林业局副局长莫小川介绍,肇庆建设绿美点16处,谋划推动14公里封开贺江绿美带,累计改造森林景观约1.6万亩,建设森林步道60公里,这些精心打造的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样板房”高峰期日均吸引游客超万名。
从肇庆看广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正由蓝图变为现实。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5.84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绘就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建成绿美古树乡村106个、绿美红色乡村107个、古树公园210个,高水平打造广州白云山、梅州清凉山、东莞松山湖等精品绿美点32个,启动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潮州潮安文祠—凤凰等绿美带6条,推动57个县(市)至少新建1个郊野公园、山地公园,每年超2亿人次游客走进森林、享受自然生态福祉。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