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在 AIoT 浪潮席卷千行百业的今天,设备开发者们正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拦路虎”:如何在边缘有限的算力下平衡智能与实时性?如何突破异构设备互联、能耗瓶颈与长期可靠性的技术鸿沟?更令人头疼的是,碎片化的技术栈和缺乏统一标准,让创新步履维艰。面对这些制约 AIoT 规模化落地的核心挑战,一个坚实、可靠且高度集成的“操作系统基座”显得至关重要。
8月28日,RT-Thread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梁瑛健发表《RT-Thread:构建轻量化、高可靠的 AIoT 操作系统基座》主题演讲,详解 AIoT 时代的技术挑战与机遇,以及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技术和实践。

问:您认为当前
AIoT
设备开发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是什么?
答: 边缘智能与实时性处理的平衡,如何在有限算力下优化模型,缺乏统一的中间件或开放标准、异构设备的互联与标准化、能耗与续航瓶颈、AIoT 设备部署环境复杂,长周期系统可靠性与维护的挑战。
问:面对这些挑战,为什么需要一个像 RT-Thread 这样的“
操作系统
基座”?它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
答: RT-Thread 的核心角色是通过高度可裁剪的 OS 基座和模块化设计,将碎片化的 AIoT 技术栈标准化。其组件仓库(如传感器驱动库、协议栈、AI 推理框架)支持“即插即用”,而跨硬件兼容性(覆盖500+芯片型号的硬件抽象层)彻底解耦软件与硬件依赖。这种设计让开发者能聚焦创新而非底层适配,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构建 AIoT 系统。
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功能,更在于通过统一生态构建了一个降低行业熵增的“有序化平台”——既解决“重复造轮子”的资源浪费,又打破“协议孤岛”的互联壁垒。这种从芯片层到应用层的垂直整合,正是 AIoT 规模化落地的必要条件。
问:RT-Thread 的“轻量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RT-Thread 的轻量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强实时性、快速启动、低功耗,低成本。
问:“高可靠性”对于
AIoT
设备至关重要。RT-Thread 在架构和机制上是如何保障这一点的?
答:
RT-Thread 在架构上采用内核-组件和服务层-丰富软件包这样模块化分层设计,做到组件内部高内聚,组件之间低耦合,从而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在机制上,RT-Thread 通过完善的内存管理、任务调度与通信机制,保障了系统运行的高效与可靠。此外,它还支持多种安全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抗风险能力。
问:议题中提到“面向
AIoT
的关键技术”,能否列举 1-2 个您认为最核心或最具创新性的技术点?
答:
核心技术点:
RT-Thread 构建了”实时内核 + 中间件 + 工具链”的全栈式开发平台。其核心 AMP 异构通信技术,实现单一硬件平台(高性能多核 MPU)能同时流畅运行 RT-Thread 与 Linux,为 AIoT 边缘智能与实时控制相结合构建了高效、可靠的实时数据交互通道,解决了多核、异构系统协同的“神经中枢”难题。
最具创新性的技术点:
vmRT-Thread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使单一硬件平台能同时流畅运行实时控制系统与富功能操作系统(如 Linux),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与硬实时保障,显著提升系统整合度与资源利用率。
问:对于
AIoT
开发者而言,选择 RT-Thread 能带来哪些最直接的便利和优势?
答: a. 开箱即用的开源生态:提供一站式开发环境、完善的中间件(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AI 框架等)和硬件驱动支持(超 500 款主流 BSP),大幅减少底层适配和重复造轮子的时间。 b. 灵活性与低资源占用平衡:支持极简内核(Nano 版仅 3KB ROM)到完整功能系统的弹性裁剪,开发者可针对资源受限设备(如传感器)或复杂应用(如网关)自由配置,兼顾性能与成本。 c. 降低可靠性开发门槛:内置实时调度、内存保护、故障恢复机制(如看门狗、线程监控),并提供调试工具链,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可靠 AIoT 应用。RT-Thread 让开发者能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底层兼容性或稳定性难题,加速产品从原型到量产。 d. 立足中国本土,为企业用户提供长生命周期技术保障和支持。
问:目前 RT-Thread 生态在芯片支持、软件组件、开发工具、社区等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答: a. 芯片支持:覆盖主流架构,全平台兼容:支持 ARM Cortex-M/A、RISC-V、MIPS、Xtensa 等主流架构, 已适配超 500+ 芯片。 b. 软件生态完整: 超700+软件包开箱即用,加速企业用户快速进行嵌入式开发. c. 常用开发工具 RT-Thread 均已做了支持,并特别推出一体化 IDE, 支持可视化配置、调试和性能分析,降低开发门槛。 d. 以开源为核心,RT-Thread 生态持续繁茂。近千软件包覆盖开发全场景,吸引全球超30万开发者(遍布百余国家地区 ),GitHub 星标超10000 。年办超百场线上线下活动,从技术峰会到开发者沙龙,联动高校、企业,构建“学习 – 创新 – 共享”生态闭环。
问:展望未来,您认为
AIoT
操作系统
基座技术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RT-Thread 有哪些相应的规划?
答:
我认为会朝着异构计算与 AI 加速、安全与隐私、多模态交互等方向发展,RT-Thread 也在加强边缘 AI 智能化与实时控制能力和各种大模型的接入能力,在虚拟化混合部署方面也在适配更多的平台,提升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与任务调度效率。同时,针对安全与隐私保护需求,RT-Thread 将进一步强化内核安全机制,通过引入硬件级安全隔离、数据加密传输与存储等技术,构建从芯片到应用的全链路安全防护体系。在多模态交互领域,计划深度整合语音、图像、传感器等多源数据处理能力,开发轻量化的交互框架,支持设备在复杂场景下的自然交互与环境感知,助力开发者快速构建智能化、人性化的 IoT 终端产品。此外,还将持续深化开源生态建设,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完善软件包生态,优化开发者工具链,推动 AIoT 技术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更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问:您最期待在沙龙上与哪类听众(开发者、
产品经理
、企业决策者等)进行交流?为什么?
答:
作为开源原生企业,我们不做选择,我们面向所有行业应用场景开放合作,欢迎大家来了解和探索 RT-Thread。
活动信息
👉活动主题:AIoT 共振场:重构万物智联新图层
当下,物联网产业正从万物互联迈向深度智能,连接规模持续增长,带来工业、城市与消费领域应用的新机遇。在 AI 深度融入 IoT 的关键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从操作系统、到软件栈和硬件层,以及最终场景应用的全栈技术创新。比如面向智能边缘设备的操作系统层演进,为边缘 AI 搭建实时的可靠基础;硬件层与基础软件设施的针对性优化;以及在边缘设备上部署轻量大模型,优化模型工具链等等。
为了深入了解当下 IoT 技术的发展及其与 AI 的融合,本期活动将邀请学术界专家和一线企业技术负责人,直击边缘计算的核心挑战,如算力、内存、功耗、延迟、异构硬件适配等问题,并分享在操作系统优化、AI 模型部署、能效提升等方面的切实解决方案与工程经验。探讨如何构建更高效、更智能的边缘 AI 基础设施。
⏰时间:8 月 28 日 (周三) 14:00 – 17:00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宝安)
💻报名链接:https://www.oschina.net/event/8598019
彩蛋:
本期源创会联合
IOTE 2025 第二十四届国际
物联网
展·深圳站同步进行,参会者可同步 get 三天展会通票
IOTE 2025 第二十四届国际
物联网
展·深圳站(简称:深圳物联网展、深圳物联网博览会),2025年8月27-29日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开展,汇聚全球超900+家参展企业、来自工业、物流、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智慧零售领域的集成商、终端用户参观展会。
展会将聚焦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农业、医疗健康、安防监控、智慧物流、智慧零售、无人设备、智能硬件、智慧医疗、智能物流仓储等场景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