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RocketMQ EventBridge:为什么 GenAI 需要 EDA?


                                                                                                                                                <blockquote> 

沈林,Apache RocketMQ PMC 成员,阿里云 EventBridge 负责人,专注于 EDA 研究。本文整理自作者在 Community Over Code Asia 2025 会议发表的主题演讲《Apache RocketMQ EventBridge: Why Your GenAI Needs EDA?》。

EDA 的核心特点是:以事件为中心,实时响应变化。它不像传统”请求-响应”模式那样被动等待,而是”感知→触发→行动”全自动流转。在 AI 系统中,数据流、模型训练和推理、外部反馈等都可以作为”事件”,触发 AI 自动决策和联动执行。EDA 就像是 AI 时代的”神经系统”,让 AI 不仅能”思考”,还能”感知”和”行动”。它提升了系统的实时性、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构建智能系统的关键支撑。AI 赋予系统”大脑”,EDA 构建系统的”神经”。

本文主要探讨在 AI 时代,EDA 的重要价值及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的问题。

EDA 的第一重价值:通过 RAG 缓解 AI 幻觉

大家可能还有印象,2023 年上半年,Google 的早期 AI 模型发布时,回答一个关于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问题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这个答案本来在 Google 上很容易搜索到,但是 AI”一本正经”的给了一个错误答案,直接导致谷歌当天的股价跌了 8% 左右。但 AI 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为什么?

1. 为什么会有 AI 幻觉?

AI 幻觉的产生机制比较复杂,可简单从训练和推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 训练阶段:

    • 数据覆盖不足:若训练数据不包含特定信息,模型无法”无师自通”;
    • 过拟合:模型过度学习训练数据中的细节与噪声,导致在面对新数据时泛化能力差;
    • 通用性与精度取舍:通用大模型为覆盖广泛领域,在特定垂直领域的准确性可能有所牺牲。
  • 推理阶段:

    • 自回归生成:LLM(大语言模型)推理本质上是一个自回归过程,基于现有 Token 预测下一个最可能的 Token,这种概率性生成机制使得幻觉成为其固有潜在分布的一部分。
    • 连贯性优先于准确性:GenAI 输出的时候倾向于生成流畅连贯的答案,而非绝对准确的答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Apache RocketMQ EventBridge:为什么 GenAI 需要 EDA?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